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数据发布

“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研究”项目组        2014-01-03 19:54:37

“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开展的一项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追踪研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创新工程项目之一。它涉及面广、覆盖面宽、内容详实,通过跟踪调查的方式测量和观察大学生自身的转变过程,分析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塑造出特有的思想和态度,并据此预测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能够为政府、学界和社会研究、分析、判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一手资料。

2013年度共调查了7875位大学生,重点考查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大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大学生网络参与和社会政治态度。

 

“拼爹”与“拼学”:最难就业年中的大学生就业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虽然应届毕业生承受了极大的就业压力,但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就业状况比人们在2013年初的预测要好,并未出现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截止20139月底,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毕业生中,82.4%的人都找到了工作。

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季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达到了很高的就业率(91.9%),而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低(77.7%),他们是真正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仅为69.5。经过调查,想要进入体制内就业,“拼爹”是有帮助的,想要获得较高收入的工作,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个人能力。

 

梦想与信任:大学生的社会与政治态度

超过八成的大学生不认为“中国梦”只是政府提出的概念,也不认同“中国梦”只与社会精英有关。但与此同时,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同意,“中国梦”首先是要实现个人理想。

大学生对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成功、对“寒门出学子”抱有很大希望,但对“关系”在某些社会领域的作用表示担忧。在社会总体流动和高等教育机会上,超过75%的女生认为,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进行慈善活动时,大学生最信任熟人和朋友,然后依次是官方、民间、海外的慈善组织。大学生对具有商业色彩的慈善行为抱有警惕心理。值得指出的是,大学生对各种组织化的“传统媒体”的信任程度较高,对两类非组织化的“新媒体”(自媒体和网络论坛)的信任程度反而较低。

 

高等教育分化与年轻精英的生产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一个显在后果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另一个潜在的影响是高等教育的分化,即985高校、211高校、高职院校的出现意味着中国高校出现了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分化。高等教育的分化首先是生源的分化。从调查结果来看,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依次增加。

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等教育和政治身份对精英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追求方面,可以看到重点大学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最低,但党员所占比例却最高,这意味着重点大学不仅有教育上的优势,其在政治上成长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理性有节制的消费观:以大学生手机消费为例

大学生几乎人手至少一部手机,尤以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为高。苹果和三星占据大学生最想要的手机排行榜前两位。但在想买新手机钱又不够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选择开源节流来满足物质欲望,体现出理性的消费决策。

通过手机的消费研究发现,大学生强调一种追求舒适、审美以及高性价比的自我导向的消费倾向,而爱面子、从众攀比的消费倾向趋于弱化。另外,文化品味和全球化也对大学生的手机品牌偏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平时最喜欢看英剧、美剧、国产剧的大学生偏好欧美品牌手机的比例最高,平时最喜欢看韩剧的大学生最想购买日韩品牌的手机。

 

欧美风引领的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影视和音乐为例

大学生是流行文化最敏感的实践者,影视和音乐是当前校园中最主要的两种文化生活形式。大学生普遍通过网络观看影视剧和各类电视节目,几乎不看电视剧的只有6.3%。播放音乐的媒介载体丰富多样,他们灵活运用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听赏。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和影视类型的选择体现了文化产品所代表的中外文化影响力的较量。对于音乐的选择,最喜爱的类型是中国大陆当红流行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和主旋律歌曲。而接近四成的大学生选择美剧作为平时最喜欢收看的影视类型,美剧和欧美音乐的受欢迎程度也总体超过了港台地区作品和日韩流行音乐。“欧美风”的盛行证实了美国影视产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和欧美大众娱乐方式对中国年轻人群的强大吸引力。

 

大学生网络生力军带动全民化信息进程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参与的最活跃人群,成为“数字时代的弄潮儿”。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较之CNNIC提供的全国网民情况,大学生的日均上网时间更长,5.3小时,社交网络和微博应用更普遍。同时,大学生对互联网各项功能的使用更为全面和熟练,经常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使用网络提供的休闲娱乐或商务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大学生的初次触网时间深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境越好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越有可能较早接触互联网。不过,在进入大学以后,从网络使用时间和网络使用的全面与熟练程度上,家庭和户籍的影响不再明显,数字鸿沟似乎被夷平了。另外,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呈现出相互促进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更活跃的人更可能使用社交网络,并且在微博使用中也更关注朋友的动态。微博是近年来最接近真实的网络应用,呈现出一种“全民化”的趋势。

 

QQ: 2354437027  /  新浪微博: @青年研究
在线论坛:http://survey.sdccass.cn/pscus/list.aspx
邮件:student@cass.org.cn / 热线:010-85195331,85195283 (09: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