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地方认同:将“地方”纳入“自我”认同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93期 2012年4月18日
2012-04-23

  【核心提示】地方认同关注的是人们在认知层面与地方的联系。人们将“地方”纳入“自我”的认同结构中,“地方”就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褒贬一个人所认同的“地方”,就相当于对他的“自”我进行了褒贬。


  近年来,各地频现“拆迁”引发的社会事件,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村落。另外,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一线城市,“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不愿意再回到父辈们靠山吃山的地方去生活。那么,这些现象反映了人和环境之间怎样的关系?又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到这种关系?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或许会让我们有另外一番思考。

  地方认同关注人的认知层面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人们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在这个地方贮存下情感和关系,便会赋予这个地方某种意义。人和地方这种交互的关系称为人地关系(human place relationship)。

  在人地关系中,“地方”不仅具有地理上的含义,还有人文、社会心理的内涵。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夫(Yi-Fu Tuan)指出,“地方”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依恋感。与地方相对的概念是“空间”,空间是可以用矢量精确表达出来的,特指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等,但是地方则包括了物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心理意义等三种成分。其中,“心理意义”比其他两种成分更难以把握和确定,因此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在环境心理学对“地方”的定义中,心理元素是其重要而独特的成分。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因为人们曾经在此有过经历和记忆,地方的心理意义即存在于此。

  “地方认同”是人地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根据人的自我与物理环境之间的认知联结理论,认为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通过人们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的想法、信念、偏好、情感、价值观、目标、行为趋势以及技能等的复杂交互作用,从而确定的与物理环境有关的个人认同。1983年,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又指出,地方是人的自我认同的功能性成分,是“客观世界社会化的自我”(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柯贝拉(Korpela)则认为,人们对地方的认同是积极的自我调控的产物。可见,地方认同关注的是人们在认知层面与地方的联系。人们将“地方”纳入“自我”的认同结构中,“地方”就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褒贬一个人所认同的“地方”,就相当于对他的“自我”进行了褒贬。

  地方认同产生于地方依恋之后

  现实中,一个人可以依恋一个地方,而并不认同自己属于这个地方;反之亦然,如有些人对一些地方有高认同,但却没有高依恋。这说明地方认同不同于地方依恋。地方依恋主要是指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情感性联系,如人们更喜欢呆在某个地方,在其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为了厘清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试图探究在心理层面上两个概念发展的时间顺序。科尼兹(Knez)等认为,地方依恋产生于地方认同之前,人们对居住地依恋越强,对地方就越认同。韦斯特-海伯(Wester-Herber)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愿或非自愿改变居住地会对人们的地方依恋产生显著的即刻效应,并不改变人们对过去居住地的地方认同。只有在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后,个体的认同中才会逐渐纳入对新居住地的认同。在一些研究中,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相关很高,但赫尔南德斯(Hernández)认为,这些研究中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之所以存在重叠,是因为研究者使用了同质样本。他的研究采用了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两种不同居住类型的样本,结果显示在非原住民中,地方依恋的确发生在地方认同之前。

  原住民的地方认同水平高于非原住民

  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有很多。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等人认为,地方认同的实质结构特性(包括其认知内容及其相关因素)会随着性别、年龄、社会阶级、人格及其他个体特性而变化。

  “居住”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在当地的社会关系,从而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能够加强对该地的地方认同。拉利(Lalli)的研究表明,本地出生居民比外迁入住居民的认同度更高,而与居住时间长短无关。德·布莱斯(De Bres)和戴维斯(Davis)对美国堪萨斯河沿岸的节日与当地居民地方认同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种节日会促使人们对当地社区产生积极的认同。因此,居住满意度与地方认同有着显著的相关。戈斯泊迪尼(Gospodini)的研究认为,在后现代、多种族、多文化的社会中,城市空间的创新设计也可以有效地促使人们产生地方认同感。

  然而,有一些事件则会破坏人们与地方之间的认同关系。当被迫搬迁的时候,人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便受到威胁,人们会产生地方失去感(loss of place),这种心理上的感觉往往伴随着自我丧失感(loss of self),从而引发强烈的心理反应,地方认同就会明显下降。福利罗(Fullilove)曾讨论了“异地安置”的心理结果。异地安置是由于灾难性事件,如战争、殖民化、饥饿、自然灾害、穷困等,而使个体或社区搬迁到原居住地以外的地方。这类事件的发生也会破坏人们心理上的地方认同感,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原居住地遭到毁坏,人们必须异地安置,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而很多人在情感上一时都很难接受这种“变化”。

  地方认同可正向预测居住满意度

  西方学者对于地方认同造成的影响结果也做过多方面研究。卡鲁斯(Carrus)等人的研究显示,积极的地方认同能够预测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支持态度;赫尔南德斯(Hernández)等也发现,地方认同会影响人们对当地环境的态度。罗森鲍姆(Rosenbaum)和蒙托亚(Montoya)的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消费者更愿意去那些熟悉的场景购物,这类消费环境具有更高的地方认同,会引导出更强的消费动力。莱薇卡(Lewicka)通过量表施测发现,在波兰某城市中,因为缺少地方认同而导致当地居民出现了严重的民族主义偏见。弗勒里-巴希(Fleury-Bahi)等人则认为,地方认同对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反映出中国人的认同结构中紧紧包含“居住环境”这一部分。地方认同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这种传统观念及其相联系的行为。2009—2011年,笔者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居民(样本量n=1793)的城市认同水平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籍贯与居住城市所在地属于同一个地区,人们的居住城市认同水平就会较高;居住年限越长,居住城市认同水平越高;相比没有购房而租住房子或住公司宿舍的人而言,有自己住房者对居住城市的认同水平较高。城市认同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认同水平越高,生活幸福感水平也越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曾说过,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化将是巨大的,因为会有大量人口离开自己的出生地,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甚至流动到不同的居住地,因而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结关系将会逐渐改变、弱化甚至被割裂,人们对地方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将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管理问题和居民社会心理问题需要引起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