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美好生活需要调查报告(2019)在京发布
2019-02-28

 

追求生活幸福是人们的不懈追求。新时代我国民众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头脑中浮现的答案可能不胜枚举。

 

20192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与智媒云图联合发布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调查(2019)》,力求探知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感知与期待,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汪新建等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汪新建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和智媒云图联合课题组历经半年,发动四轮近两万人参与调查,完成《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调查(2019)》。研究团队通过四个阶段的子研究,获得了国内第一个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调查数据,既了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也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需要满足程度之间的距离和迟滞。调查显示,民众想到“美好生活”时,多会联想到“幸福”、“快乐”、“美满”、“开心”等词汇;美好生活体验与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调查还发现,利用视频、直播等形式记录生活的用户拥有更好的美好生活体验。

共有 4242 人参与了关于美好生活自由联想的研究任务,累计报告词频数为 15373,其中有效词汇的个数为 1932。共有 4028 人参与了关于美好生活需要自由联想的研究任务,累计报告词频 14122,其中有效词汇的个数为 1816。研究团队选取了在词汇联想研究中关于“美好生活”和“美好生活需要”的前 100 个高频词作为研究材料,进行词汇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美好生活体验量表》和《美好生活需要量表》,随后使用两量表在问卷宝平台上进行全国调查。共计 8044 人完成问卷,有效数据 7155 份。该次调查样本年龄段主要集中于 21-40 岁的青年阶段,其次是 20 岁以下的人群,而 40 岁以上的样本量所占比例较小。

 国家社会、个人物质、家庭关系组成美好生活三要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表示,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从具体内容看,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上,分别是国家社会、个人物质、家庭关系三个方面。具体说来就是希望社会和谐、自己有钱去做想做的事、家庭美满温馨。美好生活体验和美好生活需要的国家社会维度和家庭关系维度得分均高于个人物质维度得分。民众当前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很高,而现实低于理想,国家社会和家庭关系方面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较小,个人物质方面现实与理想差距最大。

从美好生活体验总均分得分来看,大多数人选择了 4-6 分的选项,表明大多数个体在总体的美好生活体验上较高。具体来说,在国家社会层面,超过 60% 的人得分在 4-6 之间。在个人物质层面,超过 30% 的人得分在 4-5 之间,超过 30% 的人得分少于 4 分。在家庭关系层面,超过 70% 的人得分在 4 分以上。而从美好生活需要总均分得分来看,大多数人选择了 9-11 分的选项,表明大多数个体在总体的美好生活需要上评价重要程度非常高。 

 

美好生活体验和需要均与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紧密相关

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与美好生活体验、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都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其中获得感、安全感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国家社会层面呈现高相关,和美好生活体验的个人物质层面和家庭关系层面呈现较高相关,这说明国家社会的稳定、富强和个人的获得感、安全感息息相关。

 

不同群体的美好生活体验和需要差异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美好生活体验的高分群体特征为:女性、 20-30 岁、大学或研究生学历、月收入 1.5万以上、居住在西北或东北地区、居住在四五线城市;低分群体特征为:男性、31-40 岁、高中(技校、职高、中专)毕业、月收入 1000 元以下、居住在华北地区、居住在二线城市。

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分群体特征为:女性、 20-30 岁、大学本科学历、月收入3000 元以下、居住在西北地区、居住在三线或五线城市;低分群体特征为:男性、31-40 岁、高中(技校、职高、中专)毕业、月收入 3 万元以上、居住在华北地区、居住在二线城市。 

短视频助力美好生活

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总监赵蕾 

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作为企业界代表,发布了《短视频美好生活内容生态报告》,展现当前短视频在传播美好生活方面发挥的作用。责任研究中心总监赵蕾表示,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容生态也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短视频平台丰富多样的内容生态,也构成了展现美好生活的数字窗口。连接用户情感,为知识传播和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创新的表达方式,同时短视频打通时空,帮助用户将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构建美好生活的动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推创新性社会调研

智媒云图副总经理黄治军

智媒云图副总经理黄治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今年是智媒云图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合作的第五个年头,2016年起开始,连年联合发布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去年3月还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份民众获得感调查报告。作为一家业务范围覆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企业,我们发挥自身在技术方面的擅长,和学术机构一起探索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创新性调研和测量方式。

 

美好生活需要研究项目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在谈到进行本次研究意义时指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带来了阶层分化、贫富差距等,也带来了社会不公,社会治理必须重视这些社会心态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社会治理来解决。“十九大报告因此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报告政策建议提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求很高,与目前的体验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关注那些民众认为差距较大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