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突破限制,重新探索人类生活的可能性——卡尔.波拉尼的《大转型》
刘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14日
2011-01-24

 

凯恩斯说过一段名言,大意是,今天人们的活动,其实被一些早已死去的人(尤其是经济学家)的思想所限定而不自知。波兰尼就是试图帮助人们突破这些限制、重新探索人类生活可能性的少数人之一。《大转型》这本最早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阶段的著作,就是波兰尼站在“人类向何处去”的路口,结晶下的深刻反思。

 

 

经济学家们从思想上给人们带来的最大限制,就是认为人们行为的根本动机是“逐利”。虽然不是第一个,但波兰尼可能是最鲜明地反对这种观点,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通过细致研究当时的人类学提供的材料,波兰尼提出了著名的“嵌入”概念,意思是指,虽然人类社会的维系,离不开物质资源的获取,以及这些资源在社会中的流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完成这一切,并不需要人们拥有明确的“物质动机”:人们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活动,其实是“嵌入”责任感、荣誉感等“社会动机”之中,自发地完成的,也就是说,物质满足其实是社会性行为的附带效果;与之相应,从结构上看,物质资源的获取与分配,也是亲属制度、政治制度或者宗教制度等等所附带的功能,也就是说,经济制度“嵌入”诸种社会制度之中。

那么,隐没在社会行为和社会性制度中的物质资源流动,能否用一种分析的方式进行考察?答案是“能”。波兰尼撇开必须依赖市场机制作用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他称为“形式经济学”),根据物质资源流动路径的差别,提出了“互惠”和“再分配”两个概念,来描述前市场社会中的经济运行方式(称为“实质经济学”)。简化地讲,在一个相对大的共同体中,小的社会单位被分成两类,物品在这两类单位之间相互流动,就是“互惠”;如果共同体有一个中心,物品先向这个中心集中,再从中心分发出去,即是“再分配”。波兰尼认为,这两种是传统社会中的支配性经济运行方式,而市场交换即使存在,也处于附属地位。

在对传统经济与社会间关系进行分析性考察后,波兰尼批评19世纪西方的“市场经济社会”,以社会性动机之外的获利动机,构造了一种独立的经济制度,即市场体系,从而使经济关系“脱嵌”于社会,并反过来使社会关系附属于经济运转。这种“倒错”,使人们的生活时刻处于巨大风险之中,最终酿成法西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