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进步
雷洁琼
《社会工作》2003年1月
2011-02-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并且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稳定,人们的社会生活比较丰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越来越获得广大社会的认同,政府制定了诸多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目标的社会政策。总的说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较好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将迎来经济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将向着经济富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这自然是我们都期待的。

 

当我们向往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景和机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挑战,这种挑战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局部的。例如,我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这里充满了希望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我国已经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长远来说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众多益处,但是从近期来说,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性来说,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绝不可以低估。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一些与社会进步相伴随的问题也会突显出来。

 

如果我们客观、冷静地看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忽视如下一些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取得反贫困的重大成果,但是我国的贫困现象还比较严重,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一下城乡的贫困现象就十分清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失业现象、贫困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人均寿命的增加会带来老龄化的问题,养老问题已经并且会日益严重地摆到我们面前。另外由于文化交流包括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与我国原有社会文化相冲突的现象也会出现,而且由于人们对个人自身价值的重视,一些与传统的、主流文化不一致的现象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剧。离婚、吸毒、青少年犯罪等,这些都可能会阻碍社会进步,延缓小康社会的建成。

 

面对上述挑战,除了政府要加快制定应对的社会政策外,发展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预防和减少社会问题方面,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从国际发展的经验来看,从我国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来说,必须大力发展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和机构,必须逐步建立专业水平较高的、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社会工作人员队伍。这支专业队伍应该比较了解我国的社会政策,熟悉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方法,有较丰富的服务经验去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包括宏观层面的问题和微观层面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这将有助于促进公平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减缓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使他们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在微观层面上,要努力去解决弱势群体生活服务中的问题和心理上的问题,发展他们应付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正常地生活。这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伍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进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的意义之所在。

 

要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发展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政策。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出台促进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加大对社会服务的拨款,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同时要加强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培训,提高现有的实际社会工作者和即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制定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标准,设置社会工作、社会服务人员的职级体系,制定专业规范。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制成熟的标志之一。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体系是必要的,这是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要求,是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现在我国有大量的实际社会工作者,有近100所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任务是,一方面要提高实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提高他们从本土的角度解决问题、帮助弱势群体的能力。如果政府能更加积极地发挥促进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建成就会更加顺利。

 

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各类社会工作者之间、社会工作者与社会服务对象之间的充分合作和交流,需要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社会工作》杂志的复刊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相关各方面能进一步联合力量,我们共同的事业就会发展得更快,我国的社会发展就会呈现出更好的前景。

 

(本文原载于《社会工作》复刊号,2003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