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文化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6-08-01

 

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文化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6717日全天(历时10小时)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第三次文化社会学论坛在兰州大学如期举办。该论坛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周怡教授、胡安宁教授为论坛总负责人。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美国、德国等海外高校的教师、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的论文近60篇。论文皆围绕论坛主题——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论文展开论述,具体涉及文化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消费文化、信任、家庭文化、代际观念、青年价值观等内容;文章来源广泛,议题多样,质量颇高。论坛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有6-7名报告人、2名点评人和1名主持人。

 

论坛的第一单元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主持。首先,来自中山大学高研院的肖文明从欧洲传统和美国传统两条脉络,对文化、结构与能动性等理论争论进行了明晰的梳理与总结。同样关注文化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还有来自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的讲师刘子曦,她详细梳理了叙事研究涉及的关键概念以及中西理论资源与研究主题,通过考察叙事的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对叙事社会学如何可能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随后,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系的方军和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子丰都报告了有关中国中产阶级消费与品味文化的研究。前者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新兴中产家庭客厅中悬挂的视觉艺术品——家中的艺术品数量、是否喜欢和拥有抽象艺术品、以及为何喜欢或讨厌抽象艺术品;研究发现,在反映家庭艺术消费层面上,职业背景比阶级属性(家庭收入、教育程度等)影响更大。陈子丰的研究则以文化资本理论和符号批判思想为框架,通过对无印良品形象策略和用户行为的观察,说明了都市青年中产阶级流行用无印良品或类似品牌进行自我赠礼的行为背后,是将性冷淡风作为从容、优越的小资产阶级品质生活符号并雇佣无印良品品牌作为代理冒充这种生活的文化机制。接着,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社会与经济学院的周睿睿报告了一项文化政治学研究,该研究对欧盟新型的叙事建构和德国文化政策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了基础探究。最后,来自香港大学的欧颖对关系对于国人利他观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总结出关系影响利他观念的两条路径——社会伦理和社会资本。来自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的易林教授和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李煜教授对上述研究进行了中肯而又风趣的点评。

 

 

 

 

 

 

 

 

 

 

 

 

 

论坛的第二单元由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易林主持。此单元的研究主要与信任问题有关,具体包括了人际信任、一般信任、政治信任、系统信任等主题。首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煜使用八城市社会网络调查数据(JSNET2014),对中国人关系文化和信任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周立民则使用CGSS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媒体使用并通过一种双重文化路径的中介机制影响居民的政治信任:一方面,媒体使用通过直接弱化居民的威权主义并增强他们的权利观念而负作用于政治信任;另一方面,权利观念与法律意识等新观念的形成又进一步消解居民的威权价值观而对政治信任产生叠加的消极效果。与以上主题密切相关,同样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郭巍蓉、梁丹妮、杜世超分别对系统信任中的群体分化及其影响因素、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交换行为与信任、乡镇选举与村庄人的一般信任模式进行了探讨。而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年研究中心邓蕾老师研究着重描述和分析了城市中处于代际交换阶段的年轻成年人与低龄老人的代际关系,阐述了文化规范影响年轻人代际支持行为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互性孝道虽然已经超越权威性孝道成为都市青年孝道观念的主要成分,但大部分青年在经济奉养、同住安排等方面的态度依然偏向以家庭为本位的文化规范。来自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周晓虹教授和来自厦门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刘子曦对各报告作了透彻、犀利的点评,报告者表示获益匪浅。

论坛的第三单元由中山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肖文明主持,首先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胡安宁教授报告一项对孝文化的研究,该研究立足于社会学经典的价值-行动理论,分析孝文化内涵在转型期的变迁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孝行之间所存在的复杂联系,揭示了在当代转型期中国社会,孝道的内涵逐渐从传统意义上强调父母子女之间的等级关系和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义务,转向相互亲情与辈分权威并存的双元模型。同样来自复旦大学的程千里也通过对代际共住的研究对当代孝文化的形态进行探讨,提出中等受教育水平的父辈相比其他群体的共住率更高,与儿子同住可能不再是孝文化的核心观点。接着,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朱妍基于对福建郭氏宗族450余封信件的研究提出,“俱乐部式的宗族”正在取代传统宗族。张春萍对于在沪回族族群的研究提出,流动回族基于族群认同与本民族的交往互动挤压了他们与主流族群交往的机会和时间,呈现特殊信任对一般信任的挤出效应。然后,来自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两位研究者,于佳煖和沈冯娟,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广场舞现象进行了研究,于佳煖在品味分层理论的基础上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广场舞参与者的音乐品味分层情况进行研究;而沈冯娟则立足于福柯的主体建构理论,以身体为切入点考察了广场舞者的主体建构。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周睿睿讲师和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的邓蕾副教授对上述研究作了简要中肯的点评,报告者回应积极。

第四单元由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的朱妍主持,该单元报告涵盖了宗教信仰、社会信任、高等教育、动漫亚文化、国企改革、大众媒体等多元议题。首先,来自上海商学院的周红丰作了媒体使用与社会公平感的报告,发现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升了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而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社会不公平感;接着,来自复旦大学的郑雅君透过阐释名校精英阶层大学生的生涯志向,探讨社会再生产的文化逻辑。来自厦门大学的许文博就数码媒体时代的动漫亚文化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动漫迷的参与式文化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公民身份意义。然后,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韩彦超报告了关于宗教信仰、冲突认知和社会信任的研究,提出信仰宗教的个体往往相比无宗教信仰者有更高的人际信任水平,另外宗教对于个体信任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工具效应和价值效应两条路径。接着,同样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杨徐健基于文化强范式和结构诠释学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官方文本进行分析,回应了后发国家大型企业发展的格申克龙-道尔命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李向平教授和中山大学肖文明副教授对上述研究做了认真、到位的点评。

下午五点半,论坛组织者周怡教授在总结本次论坛的陈述中对莅临本次论坛的评议人、主持人,以及所有的会务组织人员、志愿者同学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之后,肖文明教授对文化社会学论坛寄予两点期望:一是,文化社会学研究者应该能够勇于面对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重大社会转折,而不是沉迷于细碎的经验问题,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保持一种文化自觉;二是,文化社会学是一个宽广的研究领域,因而必须保持一种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关照和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性。在座的青年学者备受鼓舞并深以为然,论坛是在踊跃提问、积极讨论中步入尾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