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汝信同志致辞
2013-09-22

 

同志们,今天我参加这个会报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特别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陈锡文同志的讲话,使我回想起过去与陆学艺交往的很多事情。

我跟他交往半个世纪,从他1962年进哲学研究所,我就跟他编在一个党小组。当时他搞中国哲学史,研究宋明理学,我在西方哲学,搞格尔还有金岳霖先生领导的逻辑组,我们三个人编在一起成为一个党小组,叫“西”小组。从那个时候就跟他很熟,当时很多的运动和活动都是以党小组为单位来进行。

1964年我们一起去“四清”,那时候是他作为学者转型的开始。他本来是搞宋明理学的,搞明代思想史,他的导师也是中国著名代思想史学者容肇祖先生。后来怎么转到三农问题?我想1964年我们下去搞“四清”,又在那里劳动,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段时间是他作为学者向三农问题转型的开始

我认为,以他的勤奋努力,以他的头脑敏锐和深刻的思考,他要是研究宋明理学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我感觉到他研究三农问题更合适。他自己跟我讲,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到农村参加“四清”,虽然那时候我们经常下去,但是跟他完全不一样。我们都说你下农村如鱼得水,他是农村出生农村长大,从小到上海,那时候叫学徒,现在叫打工,他完全深刻体会了中国的农村问题,所以我们去“四清”,当时工作队的队长,是哲学所的副所长,是一个老同志,他一眼就看上了他,他说陆学艺对农村问题的熟悉,所以让他搞调查研究、搞情况的通报、经验的总结,他是我们当时工作队的笔杆子。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深刻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他本来出生于农村

那时候我们在研究所工作下去(调研)当时叫滚泥巴,现在叫接地气”。他是从中国的泥土里面生长起来的,不是滚泥巴,他本就是泥土里面产生的专家,他确实跟我们不一样。他来研究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他对中国几亿的农民兄弟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感情,是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学者所不能体会的。他后来研究农村问题支持农村的改革,跟中央提出很多的建议,包产到户等,他确实是为广大农民群众讲话,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身的感情是我们很难体会的这是我体会最深他的一个优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时有一位基层干部反映农村的情况,中央反映情况,跟朱镕基同志写信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我们两个议论,他讲的时候非常带感情。后来他也写了,他说农民可以说是中国革命政府主力军之一结果解放这么多年现在农民的处境还是这个样子。他是非常动感情的。改善农民基本状况、加强农村的建设作为他毕生的事业来看,跟我们农村作为一个问题研究是不一样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点。

第二点,他到社科院工作以后,长期扎根在基层,下去在陵县职三年,那时他跟我讲了很多故事,他在农村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

我们现在强调党中央要深入群众、要接地气我不敢说他是我们科院学者中间下基层调研最多的,但是他肯定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的很多研究都不是在书斋里头想象出来的,而是真正扎扎实实从实际中间、从亲身的调查研究中间产生出来的,我感觉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习的。

还有一条我感觉非常不容易,他有非常大的理论勇气往往是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一个弱点就是敢不敢讲真话、敢不敢讲老实话,敢不敢冒风险,这一条他表现得非常突出。当时他包产到户的文章出来后,不是一片叫是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他后面提了几次的意见,对形势的看法问题、对农民发展的前途看法问题,并不是当时所有人都同意。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是及时的,当时不是这样的。包括后来,刚才提到的,比如对中国社会分化和阶层的分析,也不是大家都赞成我认为有这样的理论勇气才是真正的学者,就是敢讲真话、讲老实话,敢于承担在政治上的风险。

我感觉这三条啊,一个是对广大农村群众现在叫弱势群体,我始终想不通,我说工人是领导阶级,农民是最基础的,怎么成了弱势群体了,我赞同用“弱势这个说法但是有一点赞同,(农民是改革开放间得益比较少的群体,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农民阶级,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最大贡献的,但是他们得益并不是最多,这是客观的事实。所以我觉得他有理论勇气,能够研究这些敏感的问题,能谈出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不是完全凭感情,他是有非常深的理论思考,一方面他是为了一定群体的利益来说话,但另一方面又是严格地守了严谨的科学精神,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突然离世是完全出乎我意外的,他比我轻两三岁他比我先走,这个没有想到。平常他的身体很好,我看他在理论界、学术界精力非常的旺盛,他去世那天下午还要出差,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5月13号上午,我们共同的一位老朋友从南京打电话给我,说老陆出事了,我说哪有这事,他说网上看到的,我赶紧打电话社会学所办公室,然后他们说确实出了事,院里、所里的同志们都忙着料理这个事情,我听到这个突然的消息要心碎,我没有想到他走这么早,而且正好是他精力非常旺盛创作能力很强的时候走了。

今天大家一起开会,这么多同志来纪念他,来怀念他,说明他在理论界的贡献。我感觉到他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学者来说,都有很多的优点、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向他学习和怀念。谢谢各位!

(本文根据作者发言整理编辑,未经本人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