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思想转变时期两部重要著作中对“人”的规定之比较
汪信砚 柳丹飞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2015-12-14

  :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思想转变时期两部重要著作中对“人”的规定之比较

  :汪信砚 柳丹飞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进行了重新规定,“现实的个人”代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类本质”的“人”成为对人的理解中最为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体现了马克思逻辑思维的根本转变,即他不再给人设定一个既定的本质,而是以现实的个人代替理想的“人”,认为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人。这种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上的新思路———“物象化”,相较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马克思的思想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字:类本质 现实的个人 异化 物象化

  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思想转变时期两部重要著作中对“人”的规定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