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

 

《地位与健康:农民的健康风险、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可及性》
赵卫华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ISBN:978-7-5097-3785-9

 

 

内容简介:《地位与健康》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面临的制度困境,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绩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并对当前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状况,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是一本视野开阔、有价值的研究农民健康问题的书,很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编 农民的健康风险
 
 
第一章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3
 
  一 健康是什么
 3
 
  二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健康
 5
 
  三 社会经济地位、权利与健康
 10
 
第二章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城乡居民健康差距
 22
 
  一 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
 22
 
  二 农村和农民的贫困化
 28
 
  三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
 34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民的健康风险
 40
 
  一 财富向上积聚,风险向下积聚
 40
 
  二 当前农民面临的各种健康风险
 46
 
  三 健康权的博弈
 58
 
第四章 职业病:农民工的致富噩梦
 65
 
  一 开胸验肺:农民工的职业病这样进入公众视野
 65
 
  二 农民工是职业病的主要受害者
 70
 
  三 国家的职业病防治和诊疗力量严重不足
 74
 
  四 职业病防治:如何惠及农民工?
 80
 
 
 
 
         第二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守护农民的健康
 
 
第五章 看病难、看病贵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89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背景
 89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96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状况及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100
 
第六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109
 
  一 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09
 
  二 当前我国农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
 115
 
  三 可及性和公平性: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
 120
 
第七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就医行为变化
 129
 
  一 农民的疾病观念与就医行为
 129
 
  二 医疗保障制度对就医行为的影响
 133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就医行为的变化
 137
 
第八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145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的新变化
 145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的公平性分析
 148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153
 
  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探讨
 160
 
第九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与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173
 
  一 新型合作医疗的主要补偿机制和方法
 173
 
  二 不同补偿模式下实际补偿的总体情况
 175
 
  三 不同补偿模式下的补偿公平性分析
 180
 
  四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机制的探讨
 193
 
第十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社会评价
 198
 
  一 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
 198
 
  二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建议
 210
 
 
 
 
            第三编 农村医疗服务:能否质优价廉
 
 
第十一章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219
 
  一 农村医疗系统的现状
 221
 
  二 当前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30
 
  三 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就医选择
 236
 
第十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241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影响
 241
 
  二 新农合实施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影响——W县调查
 251
 
 后 记
 262

作者简介  赵卫华,山东大学社会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序言

 

  我国是一个农民大国,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才刚刚突破50%,还有将近一半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城市中,还有2亿多人属于农民工,从社会意义上讲,这部分人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农民。可以说,虽然我们在经济上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的中期阶段,但是在社会结构上,我国依然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构成了我国社会结构中庞大的底层,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一个部分。

  提高我国农民的健康水平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关键。当前,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民在预期寿命、死亡率、儿童身体发育等各项健康指标上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差距。居民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差距的一个表现,因此,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巨大的改善,城乡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农村率先建立起了比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制度。这对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典范。

  中国农村率先改革,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等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民,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这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都有很大发展,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第二步改革被推迟了,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仅没有被破除,有些方面还更加严重了。在经济上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初期是缩小的,后来反而扩大了。在社会方面,虽然宣布实行义务教育,但很多农村还是靠乡镇集资来办的,农村已建的合作医疗体系,因为村集体经济衰弱,无力支撑,卫生部门的力量主要在城市,所以农村三级医疗网多数弄得网破人散,许多农村的“赤脚医生”所剩无几了。我2001年底参加过一次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会上有位部门的领导同志专门讲了他对中部地区一个县的农村合作医疗破败状况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已经不仅是名存实亡,而且是名亡实亡,当地的青年农民已经不知“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为何物了。当时的农村经济状况好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缺医少药的状况比改革开放前还严重了。许多农民得了病,只好“小病拖,大病抗”。有些农民大病拖成重病,住了医院,即使幸运,治好了,也要背一身债,成了困难户,多少年翻不过身来。这种因病致贫户还占有不小的比例。他讲时,举了很多例证,有名有姓,有事实,有数据,最后,他建议中央要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严重问题。他讲完,主持座谈会的领导同志就站了起来,对大家讲,都说改革开放以后什么都好了,成绩怎样怎样,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刚才讲的农村现在缺医少药的情况比人民公社时期还不如,就是一例。这是个大问题,事关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健康和素质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农村脱贫致富的大问题。会议以后,要专门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个大问题。2002年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会议,专门研讨重建农村医疗体系等问题。2002年11月,中共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农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新农合”的标准比较低,国家出20元,农民出10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新农合”已经基本覆盖到全部农村,有8亿多农民加入了“新农合”,随着财力的增长,标准也提高了。2010年,政府出240元,农民出60元,这样,农民看病、住院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能报销了,有效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是,应该看到,农民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健康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新威胁。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底层群体,农民承受着比其他群体更多的健康风险。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更多地威胁着农民的健康,由工业化带来的各种职业病和职业风险,其主要威胁群体也是农民工。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权利 “天然地”被排斥在国家正式体制的保障之外。虽然,近10年来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未破除。农民作为一个身份群体,还只能主要依靠传统家庭的力量来抵抗现代化的系统风险。缺乏应有的体制保护,健康权利缺失仍然是当前农民健康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将带来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当我们检视中国农民的健康状况时,可以看到,从1990年代起,农民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却出现了一个显著的下降态势。这恰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民相对经济社会地位的下降。从这一点来说,如何改善中国农民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改善其医疗问题,而更主要的是必须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从而使综合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农民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这一问题还非常值得研究。

  赵卫华同志撰写的《地位与健康——农民的健康风险、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可及性》一书从城乡关系和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样一个宏观的社会学命题出发,研究了当前农民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和效果,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对农民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问题。书中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展现了城乡经济社会差距以及城乡居民的健康差距;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所面临的不断增加的健康风险,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面临的制度困境;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绩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并对当前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状况,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该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是一本视野开阔、有价值的研究农民健康问题的书,很值得一读。

 

                                    陆学艺

                                    201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