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其他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
梁景和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
ISBN:9787509748633

 

 

内容提要: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书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书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内容提要: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书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步向理论探索本土化和研究内容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书选取现代中国1919~1949年的婚姻、家庭、女性、性论、娱乐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切入点,通过对人人平等、个性解放、生活幸福感等价值的关怀和探究,从而深入认识、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也有助于今天人们从理性上感悟那个时代。

 

目录

 
首论卷
 
一 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3
 
  (一)社会文化史的概念及研究对象/3
 
  (二)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5
 
  (三)社会文化史的史料问题/8
 
二 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10
 
  (一)社会生活释义/11
 
  (二)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12
 
  (三)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史/17
 
三 社会文化史的几对概念/19
 
  (一)常态与动态/20
 
  (二)碎片与整合/21
 
  (三)生活与观念/22
 
  (四)一元与多元/23
 
  (五)真实与建构/24
 
 
 
婚姻卷
 
一 知识青年婚恋观的变迁/29
 
  (一)新式恋爱观/30
 
  (二)理想配偶的选择/33
 
  (三)婚姻的理想与设计/37
 
二 城市婚姻的变革/40
 
  (一)性别比与婚嫁状况/40
 
  (二)从文明结婚到集团婚礼/47
 
  (三)离婚风潮/51
 
三 农村婚姻的嬗替/57
 
  (一)不平衡的性别比/57
 
  (二)婚姻论财的趋势/59
 
  (三)婚龄的研究/65
 
  (四)社会变革与婚姻动荡/72
 
四 红色苏区的婚姻改造/75
 
  (一)“离婚结婚绝对自由”与婚姻解放/75
 
  (二)禁止童养媳和买卖婚姻/78
 
  (三)军婚问题/80
 
  (四)从《婚姻条例》到《婚姻法》/81
 
五 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婚姻建设/86
 
  (一)婚姻法制的初步建设/86
 
  (二)边区的婚姻解放热潮/88
 
  (三)情与法的冲突/91
 
六 婚姻文化变革的特征/95
 
 
 
家庭卷
 
一 家庭改革思潮/101
 
  (一)五四前期家庭改革思潮/102
 
  (二)1920年代至1940年代家庭改革思潮/110
 
二 家庭结构的变革/125
 
  (一)家族制度的变革/125
 
  (二)家庭结构的嬗变/137
 
  (三)中共领导的家庭改革/170
 
三 家庭关系的变革/174
 
  (一)纵向家庭关系的变化/174
 
  (二)横向家庭关系的变化/178
 
四 家庭宗教的变化/194
 
  (一)祖宗革命/194
 
  (二)丧礼改革/200
 
五 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214
 
  (一)家庭与社会的互动/215
 
  (二)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220
 
 
 
妇女卷
 
一 女性职业运动/227
 
  (一)妇女就业的开端/227
 
  (二)争取妇女职业平等权/231
 
  (三)妇女职业平等权的获得与抗战前的妇女职业状况/244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职业活动/259
 
  (五)妇女职业现实的困惑/270
 
二 女性教育/280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初步发展/280
 
  (二)男女教育平等的实现/283
 
  (三)国民政府时期妇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291
 
  (四)共产党的苏区、解放区妇女教育特征/323
 
三 妇女参政运动/332
 
  (一)妇女参政的提出与民初妇女参政运动/332
 
  (二)1920年代妇女参政运动/334
 
  (三)1930年代妇女参政权的获得及运用/337
 
  (四)参政运动的发展与困境/343
 
四 妇女财产继承权/353
 
  (一)20世纪初妇女财产继承问题的提出/353
 
  (二)1920年代妇女争取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及法律对妇女财产继承权的确认/356
 
五 妇女禁缠足运动/358
 
  (一)南京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的措施/358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禁缠足令的实施与效果/359
 
  (三)对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禁缠足的思考/364
 
六 现代女性社会生活再思考/369
 
 
 
性伦卷
 
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性教育的兴起/375
 
  (一)近代性教育的兴起及其繁荣/375
 
  (二)20世纪上半叶性教育兴起的特点分析/382
 
二 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与实践/386
 
  (一)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对性教育的讨论/387
 
  (二)20世纪上半叶教育界的性教育实践/406
 
三 进步知识分子的性教育文化观/415
 
  (一)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与20世纪上半叶的性教育/415
 
  (二)潘光旦的性教育实践与性教育思想/426
 
  (三)张竞生的性教育思想/431
 
四 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和性话语的三重解析/436
 
  (一)现代性教育兴起的二重归因/436
 
  (二)现代性话语的三重解析/441
 
 
 
娱乐卷
 
一 现代中国“娱乐城市群”/453
 
  (一)现代中国城市崛起与城市娱乐/453
 
  (二)个案研究:1931年《益世报》广告新闻中的天津娱乐生活/462
 
二 无线广播与民众娱乐生活/468
 
  (一)无线广播电台的发展概述/468
 
  (二)无线广播中的娱乐节目/472
 
三 “红色”娱乐/479
 
  (一)“红色”娱乐的历史嬗变/479
 
  (二)中共主导区域娱乐特点/489
 
四 现代娱乐生活的三大趋势/496
 
 
 
结论卷
 
一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要略/501
 
  (一)婚姻文化的变革/501
 
  (二)家庭文化的变革/504
 
  (三)妇女文化的变革/506
 
  (四)性伦文化的变革/509
 
  (五)娱乐文化的演变/510
 
二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几个重要问题/512
 
  (一)思想观念的斗争/512
 
  (二)引发出的负面现象/513
 
  (三)社会文化变化的有限程度/514
 
三 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文明启示/516
 
  (一)人人平等/516
 
  (二)个性解放/517
 
  (三)追求生活幸福感/519
 
 
 
参考文献/521
 
著者简介/549
 
后 记/551
 
 

作者简介
梁景和: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负责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李侃、林增平、耿云志先生。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第三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婚姻、家庭、性别、性伦、娱乐生活等方面的文化问题。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中国陋俗批判》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思想交汇》等,并主编大型丛书“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等。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何黎萍,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美妇女史、美国史和世界史研究。先后在《近代史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妇女研究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妇女史和世界史领域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撰写《世界近代史》《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等著作。
  
王雪峰: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专著《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监狱与服刑》,合著《中国古代监狱制度》。在学术期刊发表教育学、历史学、监狱学类文章五十余篇,并有各类短文数十篇散见于《读书》《博览群书》《中华读书报》《文汇报》等报刊。
 
 黄东,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史和宪政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塑造顺民——华北日伪的“国家认同”建构》,发表论文《清末民初的堕民社会》《红色苏区婚姻改造述论》《威权政治转型视野下的蒋胡约法之争》等十余篇。获第七届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三等奖,当选为第四届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
 
 余华林,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特邀记者、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已出版专著《女性的“重塑”——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在《光明日报》《中州学刊》《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妇女解放与民国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妾为中心的考察”、2009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博士论文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李志成,历史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发表《现代中国“娱乐城市群”述论》等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