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学者书库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
李强
出版社: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ISBN:9787509746912

 

 

第一篇 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模式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  3

  一 引言: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3

  二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4

  三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1

  四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  13

第二章 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模式的理论探讨  17

  一 中国城镇化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  17

  二 一元或多元:对中国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18

  三 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的模式  19

  四 三规合一:根据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战略制订总体战略性规划  23

  五 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形成多元城镇社会  25

第三章 中外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29

  一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29

二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51

 

第二篇 多元城镇化多元城镇化的推进模式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七种类型  71

  一 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的特殊性  71

  二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回顾  75

  三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多元模式  78

  四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利弊分析  86

第五章 建立开发区模式  88

  一 开发区的概念由来和历史沿革  88

  二 开发区的发展类型与空间布局  92

  三 开发区模式的治理模式  98

  四 开发区模式的战略功能  102

  五 开发区模式的城镇化推进逻辑  109

  六 开发区模式的经济局限和社会约束  115

第六章 建设新城模式  121

  一 新城建设新城建设和城市化  121

  二 新城建设新城建设案例——PG区的新城建设新城建设项目  125

  三 新城建设新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137

第七章 城市扩展模式 141

  一 政府主导的城市扩展模式  142

  二 理解城市扩展:增长、分化与蔓延  147

  三 城市扩展的政治经济机制  153

  四 结论  155

第八章 旧城更新模式  157

  一 概念和发展现状  157

  二 旧城更新旧城更新过程中的问题  160

  三 旧城更新模式对策和建议  163

第九章 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  166

  一 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模式介绍:一般规律与国际比较  167

  二 我国CBD的建设状况与发展特色  169

  三 我国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CBD)的适建性及

    案例分析:政府管理的视角  173

  四 我国CBD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81

第十章 乡镇产业化模式  185

  一 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有模式  185

  二 案例一:河北乡村工业发展下的农村就地城镇化  188

  三 案例二:广东云浮市的“主体功能”与“完整社区”行动  194

  四 乡镇产业化与就地城镇化发展建议  196

第十一章 村庄产业化模式  200

  一 产业带动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200

  二 村庄产业化的动力机制  202

  三 村庄产业化模式的典型——韩村河  205

  四 韩村河的致富路  207

  五 建设韩村河新村  211

  六 韩村河的经验及未来  216

七 产业城镇化模式的发展  220

 

            第三篇 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区域研究

第十二章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的实证分析  225

  一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与趋势  225

  二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迁移情况  229

  三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情况  237

  四 发挥中小规模城市的集聚效应,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247

第十三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人口城镇化  253

  一 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迁移的现状分析  254

  二 不宜以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政策主导”  260

  三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政策重点推动城镇化发展  270

第十四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276

  一 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276

  二 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划分  278

  三 内生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与自变量的确定  284

第十五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城镇化理论模型与对策探讨  290

  一 县域人口城镇化的理论模型构建  290

  二 模型的结果分析  296

三 推进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对策性思考  300

 

            第四篇 城市融入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第十六章 城镇化中的社会融入问题  307

  一 中国城镇化中“社会融入”的难题  307

  二 今日“农转非”的“半融入”问题  309

  三 外来农民工的“不融入”问题  315

  四 “半融入”与“不融入”的比较研究  322

  五 解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326

第十七章 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初步研究——以广州的调查为例  331

  一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331

  二 研究框架和资料概况  334

  三 数据与研究变量初步分析  336

  四 回归模型分析与讨论  341

  五 影响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  351

第十八章 农民工子女的文化适应与城市融入  353

  一 理论回顾:移民文化适应研究  354

  二 农民工子女的文化适应  360

  三 促进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政策建议  382

第十九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问题  385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386

  二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  390

  三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403

  四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方式及对策  406

第二十章 城市群中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以北京、广州、石家庄三大城市的调查为例  410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与数据来源  410

  二 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统计描述  419

  三 假设检验与政策建议  430

第二十一章 农民工技术地位农民工技术地位上升转向中间阶层的重要战略437

  一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难题  437

  二 社会地位是怎样获得的:劳动技术与地位变迁的关系  441

  三 对于中国城市农民工技术与社会地位关系的实证分析  447

四 国际比较与结论  452

 

            第五篇 中国城镇化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第二十二章 城市群背景下“社会风险综合分析框架”初探  459

  一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459

  二 城市群带来高风险社会高风险社会  462

  三 城市群地区社会风险PIETINCPIETINC

    (人口-产业-环境-技术-制度-规范-观念)分析框架 465

  四 城市群社会风险实证分析  467

  五 应对城市群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  472

第二十三章 中国城市群中的犯罪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珠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例  474

  一  城市群中的犯罪问题 474

  二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中犯罪问题分析  480

  三 城市群中的犯罪与社会对策  490

第二十四章 中国城市群中的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研究  498

  一 研究状况与数据来源  498

  二 流浪乞讨人员的统计描述  504

  三 流浪乞讨原因分析  510

  四 治理流浪乞讨现象的对策建议  515

第二十五章 城市群中的社区邻里关系研究——以H市为例  522

  一 邻里与邻里关系  522

  二 国外社区邻里研究的主要理论  525

  三 H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整体现状分析  527

  四 典型传统社区与典型新兴社区邻里关系比较分析  543

  五 结论与讨论  550

第二十六章 城市群中的农村土地制度  554

  一 中国农地制度整体回顾  555

  二 现行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  561

  三 基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城乡统筹实践——成都经验  563

  四 总结  567

参考文献  569

索 引  590

 

序言:

中国当前的城镇化不仅成为国内各界讲座的热点,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名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确实,从人数规模上看,中国的城镇化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怎样评价中国城镇化的特点、特征、经验、教训?这些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

本书是笔者任课题组组长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8&ZD045)的主要成果。笔者关注我国城镇化问题已经有很多年了,此前,出版过《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一书,是笔者自1990年代初开始对我国流动人口、城市化、流动农民工研究的成果。后来又出版过《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书,是20042006年笔者任组长的教育部课题研究的成果。所以,此次承担的课题,是笔者长期关注的城镇化研究的继续。

本课题的题目是“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该题目从解题看至少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对于第一重含义,即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应采取多种的、有差别的城镇化战略,以往的研究涉及比较多,本书也强调了城市群模式、城市带模式、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新农村模式、乡村生活城市化等。而对于第二重含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

本书专门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呈现明显的“推进”特征。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突出特征是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以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本课题还将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区分为七种,即建立开发区模式、建设新城模式、城市扩展模式、旧城改造模式、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乡镇产业化模式和村庄产业化模式。近十余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推进,之所以达到如此之高速,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特殊的推进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本书用较多章节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分析了中国的发展与众多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不同,其目的一方面是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发现自己的教训和不足。七种推进模式,绝大部分是政府主导的,这对于加快发展速度、整合资源固然有一定优势;但是,显然这些模式启发民间活力不够,老百姓的主动参与不够。众多老百姓往往是“被城镇化”,有些城镇化违背了市场原则,更有甚者造成了规划和投资的失误。对于这些问题本书中均有专门章节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在此恕不赘述。

借本课题结题的机会,特阐释一下笔者对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笔者以为,探索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和道路,要认清中国城镇化的背景和条件。中国的城镇化从时间上看,比起西方国家来,是大大滞后了。我们是到了1980年代以后才真正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化,而且推进的初期还十分谨慎,当时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该以“小城镇”为主导。所以,迄今在概念上,我们在文件中通常不使用“城市化”概念而使用“城镇化”概念。21世纪到来以后,我们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这时候城镇化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所以,中国城镇化的背景和条件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是有自身的特点和很大差异的。

笔者以为,中国城镇化的前提和背景条件是巨大的总体人口压力及农村人口压力。全世界城镇化进程中虽然也有人口压力,但是,迄今为止,如果与中国遇到的压力相比,只能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初公布的数据,到2011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数是约13.47亿,其中,居住在城镇6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占51.27%。当然,所谓常住人口是将到城市里来打工的农民工、农民户籍身份的各类人员也计算在城镇人口里面了。这些打工者和农村户籍身份的各类人员很多处于循环流动之中,绝大部分享受不到城镇户籍人口的包括教育资源、住房资源在内的各种福利保障待遇。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还原真实的中国人口社会生活状态。所谓真实的生活状态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到城市里来打工的农民,他们虽然每年在城市里居住的时间超过了6个月,虽然被计算为城镇常住人口,但是,他们与城市的户籍人口所享受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条件是有很大区别的。正如上文所述,他们可以说是“被城镇化”了。这样说来,我们统计年鉴上报的城镇化率51.27%,是虚高了;据笔者估计,虚高了大约15%。根据笔者分析,目前真正的城市户籍人口只占33.77%,剩下的66.33%(大约8.8亿)还是农村户籍人口。所以,城镇化所要转变的农村人口的压力显而易见。这种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区分是最典型的中国特色。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要对“真实城镇化”与“虚假城镇化”加以区分。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如上所述,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了,也可以称为“滞后型”或“后发型”城镇化。我们的“滞后型”城镇化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城镇化基本上止步不前,甚至采取过“反城镇化”或“逆城镇化”战略,所以,城镇化的发展与当时国际上多数国家相比明显拉开了距离;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政策下,城镇化重新起步。然而,直到21世纪初期,与我国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高速度相比,城镇化还是滞后了。所谓“蓄之愈久,其发必速”,所以,近几年全国各地大张旗鼓的城镇化运动,大有试图补偿过去长期滞后城镇化的趋势。所以,笔者也将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称为“补偿型城镇化”。“补偿型城镇化”往往是试图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人为驱动的因素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大程度上与此种人为推动有关。当然,城镇化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我们都懂得揠苗助长的害处,人为地大力推进当然会有问题。城镇化是人们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对于这种变化人们肯定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甚至要承认,这个适应过程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人经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比较长时间变迁后的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于是,这里面就产生了矛盾。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目前,这种“补偿型城镇化”最为强有力的动力往往来自各级政府。为什么各级政府有如此强的动力呢?当然,推进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种大势所趋的现象背后还有两重具体原因。

第一,是政府政绩的推动力。为官一任要做出成绩,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各省(市、自治区)、各地县乡,几乎每一级政府都在大张旗鼓地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第二,是土地财政的动力。土地开发是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来源,而城镇化可以大规模、快速带动土地的开发,这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力。在中央确定18亿亩耕地不容触动的前提下,目前,采用“土地流转”、县域范围内的“土地增减挂钩”以及置换农民的“宅基地”等方式就成为土地开发的主要途径。所以,近来合并村庄、农民“上楼”、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中心社区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然而,“土地流转”、县域范围内的“土地增减挂钩”、置换农民的宅基地的核心问题是由此获得的利益怎样分配。本书已经论证,由于我国土地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整体推进、大规模和快速推进,所以,土地开发的主要利益也往往被主导者获得,被垄断开发的大开发商获得,有些甚至是被某些干部和腐败分子获得;相比较而言,被开发的原土地使用者、占有者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目前,全国多数土地开发中产生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不够,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身的权利、权益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近来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十分尖锐。下面就分析一下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和难题。

对于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以往的理解或以往的实践比较偏重物质建设方面,即认为城镇化就是完成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城市向周边的扩展,就是盖房子或完成城市市政建设,而对于人的城镇化则有所忽视。但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城镇化。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将城镇化分为“物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两个方面,当然,这两方面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物的城镇化,在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令全世界震惊的发展。这一阶段新城的建设、各类开发区的建设、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城市扩张的高速度,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突飞猛进的时期。但是,相比较而言,在同一时期,人的城镇化,即农民、农民工转为市民和融入城市的方面,则明显滞后了。所以,本书更多探讨的是人的城镇化方面。

笔者以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如何使得农民、农民工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当然,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或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堪称当前中国城镇化中的突出难题。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农民转为市民的难度都没有今日中国遇到的难度大。究其原因,首先,这与上文提到的,我国巨大的总体人口压力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有关。其次,这也与我国长期奉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背后是城乡获得资源、配置资源的不同体制;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涉及亿万人的利益,对此,当然要谨慎行事。但是,不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显然是不行的。全世界发展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巨大的社会进步,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城镇化最终一定要完成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任务。

近来,“新型城镇化”的说法比较流行,怎样理解新型城镇化呢?笔者以为,对于从过去的突出“物的城镇化”向今天的突出“人的城镇化”的战略转变,可以称为“新型城镇化战略”。

对于这个核心问题的认识,目前学界以至社会各界越来越趋同,越来越一致了。近来一系列中央和国务院文件,都指出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要给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等公共服务。但是,与这些文件形成尖锐反差的是,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步伐仍然停滞不前,当城市户籍的家长和子女还在为入学、社会保障的条件激烈竞争的时候,何谈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入学问题呢?

所以,本书很多章节都是在研究和探讨这一难题;甚至可以说,本书的中心议题就是探索解答、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

本书第一篇共三章,研究中外城镇化模式。我们发现,无论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城镇化模式的特点和难题都在于如何解决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怎样突破户籍制度的束缚,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

本书第二篇共八章,研究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化主要有七种推进模式,即建立开发区模式、建设新城模式、城市扩展模式、旧城改造模式、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乡镇产业化模式和村庄产业化模式。这些模式,很多都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推进方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遇到的难题无非是这样几个:如何处理城市发展新占土地上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与土地上原来的使用者、占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拆迁户或回迁户的利益和利益补偿问题?如何处理与户籍密切相关的农民、农民工的农转非、城市入户、城市户籍问题?所以,还是回到人的城镇化问题上来了。

第三篇共四章,研究县域经济与人口转移,核心议题仍然是为了给人的城镇化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中国的难题在于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这种巨型城市人口压力确实太大,城市承载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如果完全靠大城市完成人的城镇化确实难度很大。而另一端,小城镇虽然一度被视为实现农村人口转移、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的重要载体,但是,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小城镇也有其局限性。作为现代文明载体的城市,其聚集文明和极其高效率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集约化能力极其强大,而小城镇的集约化能力毕竟有限,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毕竟有限,城市生活丰富程度毕竟有限。为此,本课题组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的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里,县域具有极大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特点,甚至各地的方言也是以县域为基础的。所以,本课题组认为,推进县域经济和县域中等城市的发展,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农民、农民工城市融入,应成为当前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四篇共六章,更是直接探讨农民、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如何实现市民化。研究了农民工、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分析了城市社会融入的“半融入”与“不融入”两种难题,探索了流入城市的农民、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距离。当前,我国农民、农民工城市融入有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个是随农民、农民工流入城市的子女怎样适应城市的生活,怎样融入城市的问题,特别是城市教育体系如何接纳他们的问题;另一个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老一代农民工大体上有较强的“回家乡”意愿,而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回乡的意愿。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和难题。这些都是第四篇讨论的重点。

第五篇共五章,探讨人的城镇化中的一些具体的难题,包括城市社会风险问题、城镇化中的犯罪问题、流动人口中的流浪乞讨群体问题、城镇化中的社区邻里关系问题,以及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等。探讨所有这些问题,目的都是要解决人的城镇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讨论怎样做才是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城镇化。对此,每一章已经做出了详尽阐述,在此不赘述。

本书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劳动的成果,本课题组在全国很多调研点做了大量定量的和定性的实证调研,本书也是本课题组共同协作的成果,课题组前前后后召开的讨论会不下几十次。在此谨对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贡献深表谢意。另外,课题组的陈宇琳博士后、高天博士后协助笔者对全书的统稿、修编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思想,在此也特致谢忱。

本书各章执笔情况如下。

第一章:葛天任

第二章:陈宇琳葛天任

第三章:刘强吕鹏 叶攀

第四章:李强陈宇琳 刘精明

第五章:吕鹏

第六章:史玲玲

第七章:葛天任

第八章:高天

第九章:王莹

第十章:李阿琳

第十一章:刘强

第十二章:王昊

第十三章:江易华

第十四章:江易华

第十五章:江易华

第十六章:李强

第十七章:刘海洋

第十八章:石长慧

第十九章:叶鹏飞

第二十章:卢国显

第二十一章:李强

第二十二章:李强陈宇琳

第二十三章:王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