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1期 总第199期

2019-02-15

《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1 总第199

目录及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专栏

 

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

陈心想

提要:回顾社会学美国化的历史,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从三个方面加以梳理:社会学早期发展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关系,以统计技术和科学地位作为合法性的学科独立,以及“范式”概念受到的挑战与多元化的社会学取向的形成。基于社会学美国化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提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在学术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上,要以社会学的学术立场,回应中国和世界的时代重大命题;二是在社会学作为学科的方法定位上,要重视实质性问题,避免极端量化科学主义;三是社会学学术体系要具有开放包容性,实现学者学术地位与公共影响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社会学美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学  学术体系  学科合法性

 

论文

 

移动互联时代的规训与区分

——对健身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唐军 谢子龙

提要:本文以时下流行的健身运动及国内某健身软件为切入点,在回溯福柯规训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的文明化研究与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消费研究的理论成果,力图揭示在移动互联社会与消费社会双重发展背景之下一种新的身体规训机制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在规训的升级,包括流动性与可见性的空间策略、线性与节奏化的时间策略以及知识化策略;另一方面则是有别于福柯所讨论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规训的形成。健身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实践,促使实践者在追求区分地位的同时,也实践着新的自我规训,符码操持、时间消费、道德炫耀、自我书写是其核心内容。此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身体规训的时空界限逐渐消融,权力的微观分布正在转变为一种日常分布。

关键词:规训 区分 健身 移动 互联

 

从“人格崇拜”到“自主自我”

——社会的心理学化与心灵治理

杨锃

提要:为究明现代人缘何关注自我心灵、认可心理治疗,本文对相关的社会理论展开了考察,并探讨了心理学化社会的心灵治理。基于“人格崇拜”,现代社会令个体树立起“人格神圣”的观念。而仪式行为互动论则进一步将世俗化社会中的个体自我神圣化。情感社会学综合了前两者之说,继而在人格、脸面的基础上开启了更具抽象意义的心灵神圣观。但是心灵神圣同时伴随着心理危机,作为重建个体与社会互动秩序的存在,心理治疗不只是解放心灵,还兼具对心灵的规训。为超越解放与规训的二元对立,实现“心灵解放”,心灵治理指向了塑造具有“自主自我”的现代人。

关键词:人格崇拜 自主自我 心理治疗 心灵治理 心理学化

 

教学相“涨”:高校学生成绩和评教分数双重膨胀研究

哈巍 赵颖

提要:在经历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发展阶段后,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回归大学“立德树人”之根本的同时,也要警惕简单机械地使用学生评教这一工具的弊端。本文使用国内某大学2010—2016学年度的课程成绩和评教分数数据,利用该大学在2015年春季学期对课程成绩优秀率放松控制这一自然实验,探究学生成绩与评教分数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优秀率的放松带来了课程成绩和评教分数的双重膨胀,而且对于实验组中那些确实发生了分数膨胀的课程,学生在评教分数上给予了更加慷慨的回馈,课程分数每提高1分,学生评教分数显著提高2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和老师之间围绕学生评教分数和课程分数产生了合作或者说“共谋”。

关键词:学生评教  分数膨胀  场域理论  委托代理模型  工具变量法

 

中国性别收入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

——基于性别角色观念的经验分析

卿石松

提要:本文拓展人力资本和性别歧视分析框架,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男女收入差距。研究发现,以“男主外女主内”为核心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的工资收入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对男性收入则没有显著影响。男女收入差距由此形成,并通过教育获得、劳动参与、工作时间及职业地位等中介因素对两性间收入不平等产生广泛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性别收入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推动优化性别平等实践。

关键词:性别收入差距 文化规范  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歧视

 

“低治理权”与基层购买公共服务困境研究

陈家建 赵阳

提要: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中国治理创新的重要导向。虽然有理念、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但公共服务外包仍然面临多重困境。本研究从国家治理结构的角度,通过对某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过程的案例分析,探讨购买公共服务在基层社区产生困境的原因。在当前治理体系中,基层组织处于低治理权的结构位置,被动应对自上而下的多重任务。因此,作为最基层的单位,社区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调动资源拼凑应对。社会组织承接服务是专业化治理的运作逻辑,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与社区组织产生矛盾。两种治理逻辑的张力是购买公共服务产生困境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还指出,低治理权及其产生的治理问题不仅限于基层购买公共服务,在其他领域的公共治理中也普遍存在。

关键词:购买公共服务  低治理权  综合性治理 专业性治理

 

早期健康与阶层再生产

洪岩璧 刘精明

提要:在社会分层流动研究中,教育被认为是再生产和流动的一个重要中介机制,本文在此基础上强调早期健康在社会分层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清华大学2012年“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14岁之前的营养卫生状况和早期健康对成年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包括教育获得、初职ISEI和现职ISEI。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营养摄入(是否挨饿、吃鱼肉等频率)、卫生状况(饮用水来源、厕所样式)对成人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有显著影响,而且其效应在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早期健康指标(成人身高)对教育获得有显著影响,对初职和现职ISEI无显著效应。我们认为早期的健康投入是影响阶层再生产和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贫困和底层家庭的健康干预有利于子代的教育获得和向上流动。

关键词:早期健康  早期营养卫生  身高  健康选择论  阶层再生产

 

个体慈善捐赠行为的代际效应

——中国慈善捐赠本土研究的新探索

杨永娇 史宇婷  张东

提要:家庭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慈善行为发生的微观基础。本研究从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及慈善环境出发,从纵向的家庭关系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国社会个体慈善捐赠行为的代际效应。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慈善捐赠行为存在代际效应,这种代际效应包括向下的代际传递和向上的代际反哺,且反哺的效应比传承的效应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差异在子辈为80后、90后的家庭中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际关系以及家庭之于慈善激励的核心位置,凸显了发展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慈善捐赠理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慈善  捐赠 代际传承  代际反哺  本土研究

 

研究述评

 

社会学如何研究警察

——美国警察与社会研究述评

储卉娟

提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系统进入警察研究,带动了警察社会学与警务改革的双重发展。本文尝试回到这一知识领域兴起的具体情境,将警察与社会的研究成果与脉络重新放入警务提升运动的社会背景之中,探究社会学如何开始对警察的研究,造就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系统,以及这些知识如何进入警察制度的内部改革。本文旨在具体展现社会学研究与警务改革的互相促进,深刻理解全世界范围内铺开的新警务模式及其带来的治理变革,并展望中国社会学研究警察领域的核心问题与理论空间。

关键词:警察  警务  警察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