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优秀博士生沙龙(第一期)】全球化与中国民族音乐界中的审美张力:文化与组织的视角

2023-10-12

 

为增进优秀社会学人才与社会学研究所互相了解,社会学所组织举办了优秀博士生沙龙系列活动。活动采用“学术午餐会”的方式,每次邀请一名国内或国外优秀博士生、博士后出站人员作为主讲人分享学术研究,由社会学所老师担任主持人和对谈人。鼓励大家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2023927日午间,社会学所第一期优秀博士生沙龙如期举办。美国埃默里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于佳煖以《全球化与中国民族音乐界中的审美张力:文化与组织的视角》为题,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于佳煖以博士期间在中国与德国音乐界的田野发现为引,为听众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界内部围绕审美偏好而发生的显性合作与隐性分歧。本次活动邀请了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作为与谈人,活动由社会学所研究员朱迪主持。

 

于佳煖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民族音乐生产逐渐形成传统的“口传心授”式的传统制作模式与以作曲家、演奏家等艺术角色为代表的西方化专业分工模式共存的局面。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什么是好的艺术?”成为不同艺术角色之间的关键分歧。为了进一步澄清研究问题,于佳煖引入了霍华德·贝克尔与皮埃尔·布迪厄的两种竞争性理论,指出贝克尔认为艺术家创作需要遵循“共同体惯例”,而布迪厄则侧重于艺术场域中的权力与斗争。在随后的分享中,于佳煖展示了她对36位中国民族作曲家、演奏家的访谈工作,并基于访谈材料提出了“传统/西方”二分的不同审美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框架所产生的张力,认为在传统审美中,作曲注重稳定性,演奏注重个性;在西方化审美中,作曲和演奏则分别注重创新性、系统性。不同艺术角色由于在文化框架中的倾向不同,从而在显性的艺术创作合作中进行着隐性的审美博弈。


 

为了加深听众对文化框架的感受,于佳煖现场播放了《鹧鸪飞》、《愁空山》、《雪山上飞翔的鹰》三首曲目,从演奏乐器与形式、乐团人员构成与编制以及谱曲特征等方面展示了不同审美倾向的民族音乐作品之间的区别。

音乐过后,于佳煖将视野从中国本土转移至德国,通过对旅德中国音乐家群体的考察,她探讨了留洋中国音乐家的身份认同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传播等主题。她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向听众描述了旅德音乐家面对西方音乐文化时的两种行动路径:一种是“让莫扎特去吃火锅”式的积极引入中国元素的路径,一种是试图排除中国元素的路径。同时,于佳煖认为这些不同路径体现了结构与能动性的共存,音乐家的行动被社会变迁与历史所形塑。


 

在对谈环节,杨典副所长首先肯定了该研究的创新性,并从艺术范式的变化谈起,认为艺术生产中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与共识达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并且,教育系统的差异对审美张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杨宜音研究员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主讲人提出的文化框架进行了拓展性解释,为进一步丰富传统/西方的文化框架提供了有益建议。在随后的讨论与提问环节,现场听众热情高涨,围绕艺术市场中消费者的定位与作用、中国民乐的海外市场、场景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古典与流行的融合等主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