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综述】深化和拓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

2023-0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开端”,荀子创立的群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群学在两千多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的概念和命题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宝贵资源,是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文化密码。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专门成立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2023年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主办的“群学与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研讨会暨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线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群学与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陈光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主任赵一红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童根兴编审,《新华文摘》杂志社副社长刘仲翔编审等分别担任各单元主持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处辉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万里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林聚任教授等对与会嘉宾发言进行了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共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使命担当、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时代价值、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拓展研究等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根据会议议程和会上发言情况,择其要点综述如下。

  一、以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为平台推动群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景天魁指出,群学研究已经进入“扩展领域、扩充队伍、扩大影响”的新阶段,成立群学研究专业机构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认为,群学的概念和命题体系,为解释中华文明的延绵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为中国社会学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学科史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费孝通先生期待的“人类道义新秩序”提供了中华文明智慧的参考。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为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期待中心未来能够为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强调,成立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促进中国社会学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重要举措,冀望中心未来能够在群学研究领域产生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成果,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文书表示,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对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积极回应,希望中心能够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开展群学研究。

  景天魁进一步指出,群学要影响全国,还要走向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的“领头羊”作用。未来中心的主攻方向,就是通过群学的古今贯通和中西会通,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铺路搭桥、攻城拔寨。为实现此目标,群学研究要遵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是继续在浩瀚的中华学术宝库中挖宝,二是扩大群学研究视野和领域,三是开展理论概括和方法创新。

  陈光金也展望了群学研究的未来进路,指出群学研究需要加强对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研究,结合比较研究、定量研究等方法,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以不断完善中国古典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院长张翼认为,群学研究既要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又要重视中西交流、文明互鉴,方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明确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学术担当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冯波教授看来,虽然群学研究开拓了中国本土社会学资源,改写了中国社会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却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界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基于此,明确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学术担当尤为重要。其路径是将群学理论锻造成彻底的理论,凸显群学的中国理论特质,以期扩大群学在社会学界的影响力,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

  论及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刘少杰教授认为,中国群学、实证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的三大学术传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应当汲取这三大社会学传统的学术精华,将其融合为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研究方式,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学术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岳天明教授提出,建构新的更加合理、更加人道、更加公正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批判性的深意所在,应从建构性视角关注群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形塑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徐珺玉副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体系的关键在于无限接近历史生活本身,发掘传统资源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连续性。群学体系可以从问题意识的获取、方法体系的探索、文献资料的丰富、古今视角的转换、寻求“知识增量”、坚持自我批判等方面承担起发掘中国社会连续性的使命。

  三、丰富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知识体系

  群学研究的深化发展有赖于其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而群学知识体系的丰富又建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反思、方法的创新和概念网络的深度探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宣朝庆教授反思了既往的社会思想史研究,认为其问题在于没有把思想作为独立的力量来认识。鉴于此,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新进路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拓展:一是转向意义的研究,二是加深方法论的思考,三是从认识概念化的机制、研究概念网络、注重主体性表达等方面探索具体路径。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院长何健副教授尝试对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进行探问。在借鉴赵鼎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认为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根本问题是秩序、自由和心态三个本体问题,应该从秩序维度、自由维度、心态维度分别讨论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关于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概念网络,多位学者进行了深度探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成伯清教授探讨了“天下”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的可能性。他认为,“天下”概念有助于突破社会学尺度思维的局限性,具有“大”“公”“一”“多”“中”“和”“道”“以天下为己任”等意涵,比文明视角更具包容性和共生性,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以天下人的福祉为根本取向的共生天下阶段。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王建民教授尝试对儒家的絜矩思想进行阐释。他认为只有在面对对象的时候动“心”,才有可能理解他人和历史。“中和位育”“差序格局”“伦理本位”背后可能都有絜矩论作为预设而存在,挖掘此预设对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室(研究室)副主任苑仲达以对群学古今价值的认识为基础,提出“共同体”概念具有多重起源,群学概念和命题体系合群(修身)、能群(齐家)、善群(治国)、乐群(平天下)的“一线四层”逻辑架构,能够将古今中外学术界关于“共同体”的诸多理念囊括其中。

  四、拓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研究边界

  群学研究边界的拓展鲜明地体现在运用群学视角研究诸多现当代问题。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邴正教授探讨了群性传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指出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群性传统、突出人民性、体现共同富裕目标、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构建现代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杨善民指出,群学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应有贡献,即推己达人、生生不息、和合天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田毅鹏教授认为,应从空间视角拓展对群学的认识。他指出,19世纪中叶之后,东亚文明面临西方挑战,古典群学发生重要转型,东亚学术界尝试通过乡土研究、村落研究、社区研究和本土思想研究,发现东亚社会的原型,进而提炼出各自国家文明社会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群学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东亚的。

  林聚任把群学研究与当代区域社会发展研究相结合,指出胶东地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包括四个内涵:一是合群为本,参天地发展有度;二是能群为基,守规则生存有道;三是善群为尺,重组织治理有序;四是乐群天下,谋协调和谐共生。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顾金土教授尝试用群学视角对县域社会进行分析,提出从群学视角的能群和善群层次来看,县域内的城乡关系应从垂直型转向扁平型,从“以城治乡”转向“城乡互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赵春燕副教授运用比较视角观察中西方政策现状的差异,认为其背后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之间的理念差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具有强调实用性、关注集体性、内在合理性以及强调发展性等特点,对当代社会的政策规划、政策实施、政策评估均有影响。

  建构既兼顾学科规范又深入社会肌理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要拓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研究边界,还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社会学的知识边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提出,应当从七个方面拓展社会学的知识边界:从解释主义到行动主义,从研究人类社会现象为主到“非人类”现象的探索,从以事实分析为主到规范性、对策性研究的拓展,从以现实问题分析为主到面向“未来”的社会研究,从对理性逻辑、理性现象到对非理性逻辑、非理性现象的关注,从侧重于一种“确定性”的研究方式到“不确定性”研究范式,从寻求问题的“终极解决”到“有限抗解”的认知。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对于开阔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视野、扩展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领域、丰富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开创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新局面、扩大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学术影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发挥积极作用。

(执笔: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徐珺玉;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