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综述】“城乡老年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2-09-01

2022825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联合主办的城乡老年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发展论坛正式召开。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城乡老年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多方面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单元: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首先进行了主题发言。

唐钧研究员发表发表报告《中国老年照护体系的整体效应》。他认为,根据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和整体的哲学,可以把社会政策看作一个人造系统,在政策设计过程中,子系统通过功能耦合形成一个系统整体,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针对于此,唐钧研究员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存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角色分工,那么需要研究这几个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功能耦合,使得“老年照护体系”成为真正的系统整体。综合来看,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老年照护系统,其基本点还是放在家庭;同时,老年照护系统需要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居家照护这三个子系统功能耦合;理想化的老年照护系统可以从一个相对稳定、小规模的社会,即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开始做起,构建“共同体”性质的“社区型”老年照护系统;最后,这一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也需要保留其原有的目标与功能,共同助力于整体系统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唐钧) 

岳经纶教授报告主题为《养老托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政策的社会照护转向》。我国传统上高度重视以经济给付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但在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也开始重视老人和儿童照顾等公共服务领域制度建设。在国际层面,为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竞争、就业、老龄化及性别平等问题,传统福利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致力于社会政策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一个以应对“新社会风险”为主的福利国家。他认为,福利国家正在走向社会服务国家,社会政策的社会保险范式正在转向社会照顾范式,而这一范式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岳教授认为这一范式启示我们不仅需要观念上的创新、政策思维的创新,也需要政策工具的创新。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岳经纶) 

陈福平教授对主题发言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认为,唐钧研究员主要对养老社会文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耦合进行了考察,将家庭养老放在社会文化系统里面进行考察;而岳教授将养老托育放在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之中,然后从而引申出世代变迁的问题。陈福平教授指出两位老师的共同性,即在社会的发展之中,人们的需求在逐渐多元化,而社会支持也在进一步细化与功能分化。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陈福平)

第二单元:长期护理服务制度的设计与探索

首先,来自中山大学的陈永杰教授发表报告《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构建:基于央地关系的视角》。在我国长护险试点过程中呈现出差异较大的政策方案与执行行为,这些制度模式的产生与我国独特的央地关系密切相关。具体来说,长护险的前试点阶段与试点阶段分别表现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试点机制。陈教授解释为在长护险的前试点阶段,中央在试点规划与区域选择中发挥主导作用,允许地方通过探索总结经验;而在试点阶段中央开始对地方进行“选择性控制”,地方的自主裁量权不断缩小,地方政策逐渐趋同。陈教授总结表明,从政策试点走向全国性政策是长护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遵循区域差异化原则、量力而行原则以及保障原则下,既需要发挥全国统筹作用,实现地区间照护服务的均等化;又要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鼓励政策创新。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陈永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刘芳发表报告《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变迁的历程、动因及其启示》。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基于四个方面的动因,即长期护理需求的现代性与传统的制度供给模式的深刻矛盾,长期护理需求所引发的民众生存焦虑和政治合法性的需要,德国统一和民主选举关键节点所带来的“机会之窗”,以及社会保险模式的选择。针对于我国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高度依赖于医疗保险制度情况,她认为中国首先要反思长期护理保险建制的“经济决定论”传统思维,要全面考量多因素作用;二是需要改变长期护理保险筹资依赖于医疗保险筹资的现状,构建稳定和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三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供给需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四是在国家大力推动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抓住和利用这一“机会窗口”,回归农民的主体性,为面临市场经济冲击的农村社会提供足够的风险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刘芳) 

英国约克大学的张家玉博士分享了题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混合给付模式何以实现?——基于广州市的实证研究》的报告。在我国长护险推行的试点阶段,各城市采用的待遇给付模式各不相同,这与国际主流的混合给付模式并不相符。对此,报告以广州市为例,探讨我国长护险混合给付模式的实现机制。研究表明,受到路径依赖机制的影响,“医保逻辑”和生产主义逻辑分别塑造了地方政府对服务给付和现金给付的偏好,广州市推行的灵活混合给付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长护险政策目标的实现。广州市的案例表明,我国长护险的混合给付模式是可行且可取的。

(英国约克大学  张家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勇博士分享了《信息不对称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报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失智的重要保险制度安排,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市场中常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问题,严重影响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刘勇提出我们应基于现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及运行情况,借鉴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经验,从制度设计、声誉机制、约束机制与过程管理四个方面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刘勇)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陈晓棠教授分享了《俄罗斯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制度框架与实践措施》的报告。俄罗斯自2017年确立了混合式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这一服务体系包含一系列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支持计划,俄罗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具有顶层设计、综合服务、试点推进、项目制管理的特点,其建设目标不仅是要整合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也是要促进照护需求者弥补自身健康局限、保持社会交往能力和满足情感需要。另外,陈教授特别强调受俄罗斯面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该体系的建设进程与成效有待持续关注与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陈晓棠)

 

第三单元:长期护理服务制度的设计与探索

首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副研究员王晶分享了《话语建构与政策变迁:基于地方养老服务政策文本的分析》的报告。报告以医养结合长期护理政策话语产生过程为例,探讨政策话语生成的机制及背后的权力关系。一方面,研究认为话语本身即有承载权力的功能,长期护理医养结合话语在竞争互构过程中,被吸纳进医养结合话语中,固化了医养结合话语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话语所处的权力关系网络底层结构对话语建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医养结合话语契合了当下的体制结构和宏观政治社会情境,因此具有了较高政治权威和较强的“能动性”,通过新的话语诠释来“形塑”社会现实、政策选择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社会认同,彰显了话语的“建构性”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王晶) 

重庆工商大学的钱思汶分享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近十年我国医养结合阶段性热点与核心领域探查——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研究,她对497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总结出医养结合研究集中在医养结合服务政策、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供需平衡等六大研究领域。她认为,在老龄化与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服务包、筹资、激励、协同治理等问题还值得开展多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 钱思汶) 

上海大学的韩保磊发表报告《从福利到服务:我国老年教育的公共性拓展与政策变迁——以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为例》。他以上海老年教育发展为例,分析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公共性拓展。他指出,老年教育伴随着我国养老体系从家庭向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公共性的拓展,具体表现为老年教育供给主体的责任拓展、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拓展、老年教育的组织拓展。老年教育的公共性拓展引发了教育供给政策的变迁,逐步从部分群体的社会“福利”转变为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老年教育的公共性拓展趋势在制度体系、服务网络、应用场景、教育质量、共识建立过程中不断深化,并促成了上海老年教育更加泛在可选的改革方向。 

(上海大学 韩保磊) 

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雪分享了《家庭老年照料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异质性研究

——以CFPS2016-2018数据为例》”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与女性就业之间呈现出门槛效应,每月照料时间超过15天,就业受影响更显著。城乡对女儿照料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城市女性劳动受老年照料影响显著,而农村女性影响不显著。分阶层看,中下层女性劳动就业均受照料的负面影响,而上层女性能通过增加对父母经济帮助的方式缓解照料对其就业的压力。

(中国社科院大学 王雪)

 

第四单元:老年健康研究

首先,厦门大学刘必发表了《压力、渠道、能力效应与养老志愿服务参与——基于CSS2019数据与省级数据多水平模型》报告。关于不同省份之间养老志愿服务参与的差异这一演讲,她指出,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志愿服务参与差异性有三种解释效应,分别为压力效应、渠道效应以及个人能力效应。其中,压力效应认为,地区老年人口数量越多越可能催生养老类志愿服务的产生;渠道效应认为,养老类志愿服务参与的多寡依赖于该地区志愿组织与社会组织的丰富程度;个人能力效应认为,个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越多,越可能参与到养老类志愿服务中。

(厦门大学 刘必 

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袁妙彧分享了《城市住宅适老化改造对居家老年人健康的促进——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分析》报告。她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差异91%来自个体层面的差异,但城市间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差异也占到总差异的9%;房龄对于身体无残疾的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对于身体有残疾的老年人的健康则有明显的影响;“互联网+”适老化项目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果面临高龄与性别的双重瓶颈;老年人家庭加装热水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尤其对老年女性的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城市社区及家庭适老化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湖北经济学院 袁妙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立龙分享了《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失能状况与变化趋势》报告。通过对2002-2018CLHLS数据和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他指出2035年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8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分别增加至31.72%27.11%,农村老年人口的ADL失能率将从2020年的5.76%下降至2035年的4.91%。从失能程度上看,总失能率的下降主要来源于轻度失能率的快速下降,但由于中度失能率的相对稳定与重度失能率的不断上升,农村失能老年人呈现出重度化和高龄化的趋势。从规模上看,农村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于2035年增至611.6万人,2026年以后农村失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些结论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长护险覆盖农村居民提供了数据支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张立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李民分享了《中国老年跌倒的健康冲击》。他使用了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三期面板数据,考察跌倒对老年人多维度健康的因果效应,并对跌倒带来的长期健康冲击与经济负担进行估计。首先,跌倒使得老年人主观感知的健康状况变差;第二,跌倒直接导致老年人身体健康恶化;第三,跌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负面影响;第四,跌倒2次及以上的多次跌倒者相比单次跌倒者所受到的跌倒负面影响更明显;第五,跌倒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使用;最后,除了当期主观健康感知,其他方面的健康在当期和长期都显著存在城乡异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李民)

 

第五单元: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经验

首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副教授廖婧分享了《长期护理保险中失智老年人照护保障缺位问题研究——以广州为例》。她指出在政策文本上,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政策文本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在实证分析中,一方面为了回避道德风险问题,政策制定者在待遇评估上弱化了失智模块的权重,在待遇给付上采取按时长付费的做法,护理员对失智照护服务的提供意愿不高,最终导致失智老年人的照护保障效果与政策目标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存在多部门碎片化管理,统筹协调难的困境。因此在政策设置中要完善失智评估标准,进一步明晰失智老年人待遇给付的相关政策,也要加强对护理员的照护技能培训以及长期护理保险运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中山大学 廖婧)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研究生王思贤分享了《以村为中心的要素激活: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式养老的有效路径构建——基于日照市W县贫困护理员结对帮扶案例的分析》报告。既有的社会变革引发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变迁,农村开始迈向互助式养老。相较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郊村和城中村,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式养老“强需求—弱供给”结构性难题更加突出。

W县贫困护理员结对帮扶的案例以农村真实需要为取向,以村集体为核心进行监督,规避了虚化养老;以多样化的养老运作模式和“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企业”的多元参与主体相互补充,强化了村庄互助式养老效果;以市场化雇佣方式,保障了互助式养老行动的可持续性。W县的互助式养老模式可总结为以村为中心的合作式供给空间模式和多样化的要素激活,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提供了借鉴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 王思贤)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的吴越分享了《“家庭+社区”:就地养老的概念、实践与反思——以北京市新清河实验为例》报告。他认为就地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是对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优势整合,既保留了老人对于家庭和熟悉环境的情感寄托,又合理利用了社会化的服务资源,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借助新清河实验中居家社区养老、商业机构嵌入式养老、医养结合型养老、三位一体型养老模式中呈现的不同特色与养老问题,他指出当前养老问题的共同根源在于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这四种力量的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削弱,没有形成明确与合理的分工,也没有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因此这四大力量在面对不同的养老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时应承担不同角色并有效合作,既不能相互推诿,形成责任分散效应,也不能相互排斥,形成利益争夺倾向。  

(北京工业大学 吴越) 

会议总结

论坛的最后,唐钧、岳经纶、陈永杰、王晶老师作总结发言。唐钧老师对论坛中的发言做出了评价并介绍了自己在养老领域的研究历程。他指出在地安老与非正式照护是我国养老模式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要承认非正式照护是一种社会劳动,可以创造社会价值,而社区应该成为居家服务的支持平台,使家庭照护、社区服务、居家服务、社区服务相互配合,形成功能耦合的老年照护体系。 

岳经纶老师进一步强调,目前学术界对养老领域的重要概念缺乏共识,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概念之间界限不清,对学术分析造成困难。基于此,岳经纶老师对年轻学者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厘清基本概念,对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与澄清;其次,要重视理论基础的研究,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最后,年轻学者应该加强对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的关注,推动社会政策的质量提升。 

陈永杰老师认为,应该界定清楚养老领域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指标的测量方法,比如应明确我国目前的失能老人规模以及长期照护与养老之间的区别;除此以外,应该将不同福利体制中的文化差异纳入养老问题的讨论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的养老模式差异,才能利用恰当的政策工具,制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政策。 

王晶老师最后对论坛的未来计划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常规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者们提供交流最新的研究进展与学术议题的机会,此次城乡老年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