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分论坛“双碳目标下的环境、人口与社会:空间利用、资源管理与废弃物治理”于线上顺利举办。围绕“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社会学新使命”的年会主旨,此次分论坛聚焦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人口与社会”主题(以下简称“双碳”论坛)。
“双碳”论坛由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口与生态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学刊(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联合主办,论坛召集人为张劼颖、龚文娟、卢春天和朱迪。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河海大学、河北省社科院、广东省委党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三十六位师生进行了会议发言,共同探讨“双碳”目标背景下,环境与社会治理领域的新议题和新进展。
论坛议程分为“基于双碳目标的环境治理、环境认知”、“绿色转型、废弃物治理”、“环境问题与人口健康、环境风险传播与环境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社会治理现代化”四个单元。线上参会人数最高达70余人。
上午8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劼颖致欢迎辞,她首先向相聚云端的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接着介绍了此次论坛举办的初衷和征文情况。“双碳”论坛致力于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各院校师生的广泛支持。此次论坛除了以往经典的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议题之外,也融入了前沿议题,如“双碳”、“废弃物治理”、“循环经济”、“绿色转型”等。
厦门大学龚文娟致开幕词。首先,她向参会学者对论坛的关注和支持致以诚挚谢意和热烈欢迎。她介绍了此次论坛的基本概况,包括论坛主题的由来、与会人员组成和论文投递情况,指出本届论坛参会学者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论坛来稿内容涵盖技术、人口、组织、制度与文化等方面,研究成果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围绕“双碳”议题,跨学科合作是未来研究趋势。此次论坛为环境与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多学科的视角,为跨学科合作打下基础,又顺应了未来社会学发展的新形势。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上午8:15分,论坛学术汇报正式开始,第一单元主题为:基于双碳目标的环境治理、环境认知。该单元由龚文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迪和赵梦瑶评议。9位学者围绕单元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一是从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探讨了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点讨论了食品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可持续的影响;二是公众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环境信息公开与居民居住环境等的改善都会对居民的环境认知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共享电单车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对碳减排的效益评估。
上午10:30分,全体参会者进行线上合影,为此次会议留下珍贵影像,记录来自全国各地参会者线上齐聚一堂共话“双碳”的实景。
论坛第二单元主题为:绿色转型、废弃物治理。该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劼颖主持,张劼颖和北京师范大学张冠李评议。9位发言嘉宾从废弃物源头和废弃物治理两个角度开展了讨论。一方面,学者们围绕村庄环境治理效果评价与村民环境参与行为、农村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探索食物浪费的成因等从源头方面探索环境治理之道。另一方面,学者们从废弃物治理端讨论了我国环境政策变迁的实践逻辑、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实践策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运转等。
下午1时30分,论坛第三单元正式开始。第三单元主题为:环境问题与人口健康、环境风险传播与环境社会治理。该单元由中山大学方芗主持,方芗和上海开放大学王晓楠评议,9位学者主要探讨了以下三方面话题:一是环境风险治理中科学知识的生产模式以及地方性知识重构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经济与国家整合的特性;二是社交媒体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以及污染密集型行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公平正义问题;三是环境社会组织和政府等主体在环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论坛第四单元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社会治理现代化。该单元由西安交通大学卢春天主持,卢春天和浙江师范大学陈占江评议,9位学者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讨论与交流。一是从宏观层面讨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自信、生态治理的哲学意蕴以及我国政府生态环境领域的注意力分配等;二是从中观层面讨论了双碳背景下我国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和优化路径;三是从微观层面的典型案例着手,讨论了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环境-社会三者的关系。
热烈的单元讨论之后,论坛召集人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向全体参会师生、应邀承担主持和评议的各位老师,以及负责论坛组织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衷心感谢,并相约于2022年11月在福州参加环境社会学2022年学术年会。下午18时许,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双碳目标下的环境、人口与社会”分论坛圆满闭幕。
附件:论坛议程
时间 |
论坛学术研讨内容 |
主持人和与谈人 |
8:00-8:10 |
论坛负责人致辞 |
|
8:10-10:00 (第一单元) 基于双碳目标的环境治理、环境认知等
|
1、朱震、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 发言题目: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Shared Electric Bicycle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China 2、方芗、周玉娇(中山大学) 发言题目: 基础设施与生活方式对家庭可持续能源消费的二重性影响:基于CLDS2016实证分析 3、张萍(中央财经大学) 发言题目: “双碳”战略下的环境共治:信息公开与知情、信任——基于 P 市石化项目的典型案例分析 4、王友华(西南大学) 发言题目:The Effect of Dwelling Environment on Rural Elderly’s Cognition 5、苏冰涛(山东大学) 发言题目: 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测量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分析 6、丁百仁(河海大学) 发言题目: “双碳”背景下城乡居民绿色能源消费支付意愿研究 7、谢金辰、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 发言题目: Is there a casual rel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Dementia? 8、范丽娜(厦门大学) 发言题目: Residents’ willingness,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risk communication and risk acceptance on heavy chemical projects 9、陈宇彬、王仁靖、宗俐灵(山西财经大学) 发言题目:基于PMC指数模型的碳中和政策量化评价和路径优化探究 |
主持人: 龚文娟(厦门大学)
与谈人: 朱迪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赵梦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10:00-10:10 |
云端合影、茶歇 |
|
10:10-12:00 (第二单元) (绿色转型、废弃物治理)
|
1、龚文娟(厦门大学) 发言题目:村庄空间再造、环境治理效果评价与居民环境参与行为 2、王晓楠(上海开放大学) 发言题目:国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历程、热点与展望 3、陈占江(浙江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名实之间:中国环境政策变迁的实践逻辑 4、吴迪、顾金土(河海大学) 发言题目:居民与城市野生动物冲突何以缓解:以观察作为改变的力量 5、孙旭友(山东女子学院) 发言题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何以有效运转?——浙江“虎哥回收”的启示与反思 6、许辰佳、李雪石(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发言题目:消费端食物浪费成因——基于自我民族志的观察与思考 7、刘凌(北京科技大学) 发言题目: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机制研究 8、刘萌(西安交通大学) 发言题目:形塑联动:环境非政府组织构建垃圾可持续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 9、徐灿(清华大学) 发言题目:制造客观性:水质指纹溯源中的测量与转译 |
主持人: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与谈人: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冠李(北京师范大学) |
12:00-13:30 |
午餐、午休 |
|
13:30-15:20 (第三单元) 环境问题与人口健康、环境风险传播与环境社会治理 |
1、周志家(厦门大学) 发言题目:环境风险治理中科学知识的生产模式 2、钟兴菊、臧义茹(重庆大学) 发言题目:环境社会组织面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共治策略研究——基于绿色江南的个案分析 3、张冠李(北京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煤炭行业绿色转型进程中的工人安置、社区支持与公平正义:基于贵州省六盘水市 S 集团 M 煤矿的案例研究 4、李阳(北京工业大学) 发言题目:政府主导势能下的复合型环境治理模式建构 ——以 D 市大气污染防治为例 5、卜玉梅、陈燕(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发言题目: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基于微信平台垃圾焚烧风险传播的混合研究 6、刘齐、Deljana Iossifova(曼彻斯特大学) 发言题目: 新陈代谢中的身体与城市:上海的城市化与卫生实践变迁 7、柳泽凡、李静(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发言题目:反思与超越:垃圾问题下的邻避运动——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8、马兴波(云南大学) 发言题目:地方性知识重构中的市场经济与国家整合特性——从剑川白族的垃圾观念谈起 9、薛珂凝(中央民族大学) 发言题目:新事物是怎样流行的?——“煤改气”与农村日常生活转型 |
主持人: 方芗(中山大学)
与谈人: 方芗 (中山大学)、王晓楠 (上海开放大学) |
15:20-15:30 |
茶歇 |
|
15:30-17:20 (第四单元)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社会治理现代化 |
1、胡文博、朱迪(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发言题目:面对双碳的产业集群经济国际经验对比 2、王琰(南开大学) 发言题目:Waste sorting in context: The dual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and environmental norms 3、田翠琴(河北省社科院) 发言题目: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自信 4、黄齐东(河海大学) 发言题目:国际流域大坝的政治生态:以澜湄流域为例 5、高新宇、杨芷菁(安徽财经大学) 发言题目:中央政府生态环境领域注意力研究——基于 2002—2022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 6、邱联鸿 (广东省委党校) 发言题目: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哲学意蕴探析 7、龚梦洁、郭施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 发言题目:如何防范运动式减碳:过往回溯、现实征兆与政策展望 8、李万伟(河海大学) 发言题目:环境边界:一个新的环境社会学分析框架 9、刘竹香(河海大学) |
主持人: 卢春天
与谈人: 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陈占江(浙江师范大学) |
17:20-17:50 |
论坛闭幕式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