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会议报道】首届中国青少年教育论坛圆满召开

2020-07-21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青少年教育问题,探讨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青少年教育创新,首届中国青少年教育论坛于20207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广言厅举办。中国青少年教育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起并主办,本届论坛主题为青少年教育与数字化趋势。论坛邀请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代表,也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以及中国社科院等主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腾讯作为企业界代表,围绕青少年在线教学与线上学习、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青少年媒介素养与网络素养、青少年数字文化实践以及青少年线上教育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高质量的研讨。

 

 

本届论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学与装备信息化处处长张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穆林霞致辞。张权处长介绍了教育部在疫情期间有关“停课不停学”的部署与行动,并指出在线教育和面授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它的理念、方法、条件、管理都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完全不同,是一次历史性的系统变革。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将在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可能更多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大规模的自适应学习,关注学习资源的智能化推送,更多地实现因材施教。对于线上教育教学将来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系统内外都对在线教育前所未有地重视,不同方面都为发展在线教育贡献心力。

穆林霞书记介绍了社科院和社会学所的发展定位和智库建设,并指出青少年成长和教育问题对于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阶段非常关键,面临着学习、成长、融入社会等多项人生的重要任务。同时,伴随着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也在发生快速的变化。应当推动各方社会力量重视青少年教育的研究。发起组织中国青少年教育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平台,促进政府、学界、产业界等社会各界形成研究网络,加强对话与合作,借助青少年教育论坛这个机制,希望开启一系列的合作,产出持续性的研究成果。

 

 

第一个环节的学术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审、《青年研究》副主编张芝梅主持。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李春玲介绍了疫情期间的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项目追加的调查,关注疫情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疫情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多方负面影响,如招聘面试工作落实率下降、就业压力增大、未来就业预期偏向悲观。应届毕业生应积极调整他们的心态和就业选择、下调就业预期、增强就业信心,提升心理抗逆能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尚俊杰的发言围绕人工智能与青少年发展展开。他首先概要介绍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前景、困难和发展策略,然后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方面的价值。他指出,必须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海量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并结合小班教学等条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之后,他又展开讲解了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在于培养计算思维,也就是要让青少年掌握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即思想和方法)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思维技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林可的发言聚焦“数字时代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教育”主题。网络世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关注到青少年面临的网络风险和亟待提升的网络素养问题。作为教育者,应当从儿童中心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种“超越保护主义”的立场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尝试和案例。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实际上是“对话”——是家长、教师通过与孩子沟通而共同建构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媒介文化。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四部曲”,即学会使用媒介、理解媒介、反思媒介和应用媒介。最终目标是赋能,帮助孩子们合理运用媒介去创造新的话语、新的思想、新的伦理价值体系,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自主建构更加安全、愉悦、健康和理性的媒介环境。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岳淼探讨了青少年线上学习与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企业实践。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社会对于网络素养的需求变得比以往更深了。腾讯D.N.A计划的策略是,希望家庭、学校合一,通过企业与社会互动,促进线上、线下结合,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未成年人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学习怎样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腾讯借助专业力量,开发4-15岁的4个年龄段的课程,强调线上学习能力。这套课程现在已经落地的省份包括湖南、湖北、福建、甘肃等,覆盖了2000多所学校、几十万学生。

 

评议环节中,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朱迪提出两点思考。一是要处理数字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数字教育要求以前标准化的教学要走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甚至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走向自适应性学习。有了数字教育这样一个抓手,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二是处理数字教育与上网的问题。数字教育意味着更加密集使用互联网,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以及所面临的网络风险,因此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媒介素养在数字教育趋势下更加重要。

第二个环节的学术论坛由尚俊杰教授主持。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长方麟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讨论了青少年在线教学实践。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基础与拓展、课内与课外、学科与政治。在教学策略上,要考虑进行设计,包括老师提问以及学生回答的方式。在沟通交流上,包括和家长、和学生的沟通等;其次是分层教学,需要考虑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平衡。而在教学评价上,采取量化与定性结合的方式,以期待得到真实的评价。

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文珺提出要从官方、技术方、家长方、学校和社会等不同角度去理解青少年数字文化实践。大多数青少年使用数字产品,如短视频,是在规定时间内,但使用功能有限。青少年的网络认知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升,但网络创造能力普遍偏低。家长认可青少年参与数字生活是社会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提升孩子网络素养,发挥能动性。从政策的角度和从企业的角度,“技术治理”可能会成为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精细化的内容分级体系,政府引领下的家、校、企三方协作,软硬件共同发挥作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迪的发言围绕着疫情常态化之后的青少年数字教育走向。随着疫情常态化,疫情逐渐得到缓解,在线教育能否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线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创新,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互动交流。当前,我国数字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阻碍了其对青少年、教师、学校和家长的赋能。对策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教育资源准入机制和评估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家庭积极作用,探索家校合作有效模式;以及重视青少年网络保护等。

 

 

评议环节中,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蔡艳谈到,今天大家都提到线上线下教育要融合。近年来,关工委积极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开展网上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把线下教育优势引到网上。在这次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各级关工委网站和“五老情”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多形式推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线上家庭教育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促进了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线上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合发展。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干部、副研究员谢娟谈到疫情特殊时期家庭教育的内容:首先是居家卫生保健方面,家长怎么样在疫情期间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在疫情期间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其三是家长怎样去引导和陪伴孩子的学习;其四是与儿童德育、儿童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

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编辑杨可就本次论坛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留待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无论是被称为数字土著的孩子还是作为数字移民的家长,都面临在这个数字化的大潮下怎么移、怎么化的问题。疫情给了我们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大家一起来参与学习,不管是老师也好、企业开发者也好、家长也好,都在面临这个学习的过程。在数字化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是把孩子视为教育的对象,研究我们怎么去配合这个教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主体教育的过程。不只是各个主体之间在共融互动,线上和线下很多问题和应对问题的经验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把自己的线下经验告诉孩子,在这个后喻社会,孩子也会把线上的经验传递给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不同主体的经验还有很多有待打通的地方。让我们期待每个人都把自己作为数字教育的主体,在多元合作当中不断提高自己、提高整个社会的网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