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妇女报:加强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心脏急救培训

2021-05-20

编者按:当下,向全民普及心脏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技能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院外心搏骤停救治中的性别不平等成为国际急救医学研究中被频频提及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公众心脏急救能力建设是一个包含硬件设施普及、社区互助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和性别公平观念传播的系统工程。应当将性别视角纳入全民心脏急救培训中,在向公众传递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强化其性别公平观念。

随着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死亡原因,心搏骤停已成为突出的健康问题。向全民普及心脏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技能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心搏骤停病例中,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医院环境内的心搏骤停,且难以在发病后即刻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如没有旁观者及时干预救治,往往导致错失“黄金4分钟”的急救良机,死亡风险极高,幸存者预后不佳。研究证实,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由旁观者尽早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CPR)并进行自动除颤,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幸存者生存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生存链中的院前环节至关重要,通过鼓励面向公众的心脏急救知识普及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可提高院外心搏骤停事件中的旁观者心肺复苏率和抢救成功率。

我国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现状

我国公众心肺复苏普及与培训起步较晚,符合资格的救护员数量严重不足,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旁观者心肺复苏率偏低。对我国八个大中城市近年来院外心搏骤停救治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旁观者心肺复苏率仅为4.5%。

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中国应急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于2016年发起建立“全国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在全国多个基地城市开展包括心肺复苏技能在内的急救培训。截至2017年,全国已建立177个基于美国心脏协会(AHA)标准化课程的急救培训中心。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以“好人法”保证救人免责,为非专业救助者在紧急情势之下打消顾虑、挺身而出提供了法律保障。2020年11月,《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出台,杭州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急救设施配置以及技能培训的城市。

可以预见,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实施和各大城市的文明城市创建进程推进,公众急救教育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脏急救知识普及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性别盲点

在大规模推进公众心脏急救知识普及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和规范急救知识普及与心肺复苏培训。近年来,院外心搏骤停救治中的性别不平等已成为国际急救医学研究中被频频提及的一个问题。2020年一项比较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性别差异的研究显示,总的来看,院外心搏骤停女性患者的存活出院率低于男性患者,幸存者生存质量也更差;在提供了旁观者心肺复苏率性别差异数据的25项研究中,女性患者得到旁观者心肺复苏的比例低于男性患者的占21项,差异最大者达到11个百分点。这些事实和数据反映了现行心脏急救知识普及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性别盲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以心肺复苏标准化培训内容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救治方案缺乏性别敏感性。从性别公平的角度审视当下心肺复苏标准化培训可以发现,这些侧重于专业急救医学技术的培训内容忽视了面向非医学专业人群的培训必须处理的认知、文化因素,其一般化的心肺复苏救治方案缺乏性别敏感性,具体表现为:在相关培训课程和材料中均将成人心搏骤停患者视为标准化的个体,未从性别角度对成年心搏骤停患者做出区分,对女性心搏骤停患者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急救操作流程未加明确指导,因而可能导致特定环境中的旁观者因受社会性别观念及其自身认知影响而不愿参与现场救治,进而影响女性患者的生存率。

第二,普通公众对女性身体的认知和医学专业人士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而面向普通公众的心脏急救知识普及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忽略了这种差异。2019年美国的一项全美成年人心肺复苏公众认知调查显示,阻碍旁观者救助女性心搏骤停患者的认知因素包括:担心不适当的触摸,担心患者胸部暴露,担心性骚扰指控,担心不恰当的救助伤害到更为“脆弱”的女性,等等。这项调查表明,女性身体在普通公众的认知中并非医学专业人士眼中的标准化的、去性别的身体,女性身体的“性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场所中的接触禁忌和顾虑可能对突发心搏骤停的女性患者获得旁观者心肺复苏救助构成情感和文化心理阻碍。同时,由于公众对女性发生心搏骤停的可能性认知不足,也可能导致缺乏预防意识和相应的急救训练。

第三,陌生人语境下的心肺复苏社会急救缺乏对旁观者为女性患者提供救护的法律和社会保障。如果在推进公众心脏急救知识普及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未能观照到其中隐藏的性别不平等,整个社会急救能力的提升可能并不能为女性带来与男性相等的健康保障增益。一项针对全日本2013-2015年院外心搏骤停发病案例的分析表明,尽管在家中发病的女性获得旁观者心肺复苏的几率已经与男性相差无几,但在公共空间发病的女性获得旁观者心肺复苏的几率仍低于男性,说明陌生人社会关系对旁观者为女性患者提供救护构成了阻碍。2019年一项针对日本大中小学学生心搏骤停救治状况的调研显示,在普遍安装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且对师生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的日本学校,女学生在发生心脏骤停之后得到旁观者心肺复苏的比例与男生相近,但得到AED自动除颤的几率明显小于男生,这一现象对于进入青春期后的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女生群体尤其明显。该研究作者推测这与男性旁观者对于AED操作中脱衣粘贴电极片可能带来性骚扰指控的顾虑有关。这一研究提示我们,公众心脏急救能力建设是一个包含硬件设施普及、社区互助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和性别公平观念传播的系统工程。应当将性别视角纳入全民心脏急救培训中,在向公众传递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强化其性别公平观念。

增强心脏急救培训性别敏感性的建议

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全面实施,保障女性健康权益,将性别视角纳入公众心脏急救知识普及与心脏复苏技能培训刻不容缓。我们建议:

第一,针对旁观者对非专业人士的救助可能伤害患者的顾虑,加强对民法典第184条规定的宣传,让公众充分了解守护生命、见义勇为相关行为享有的法律保障。

第二,鉴于当前各类心脏急救培训课程和教材缺乏性别敏感性,可以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弘扬“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和“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打消救助者不必要的疑虑;纳入按性别分列的患者旁观者心肺复苏率的数据,提示接受培训者女性患者旁观者救助率低的现状应当纠正;针对女性患者的生理解剖特点给予更为明确的技术指导,在实操中增加运用女性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的环节。

第三,鼓励更多女性接受培训,成为志愿救护员。不论家庭照护还是社会看护,女性都是主要的服务提供者。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心脏急救知识与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成员的照护能力,还使之有能力在合适场景下为其他人提供相关志愿服务。

第四,针对我国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获得旁观者救助的情况开展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注重分性别对患者获得救治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增强相关研究和实操指南中的性别敏感,不断推进应急救护教育和实践中的性别公平。

(杨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红为该所助理研究员,商玮娜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