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成就

2021-12-27

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成就

202112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蓝皮书指出,在“十三五”规划成功实施、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上,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成就,特别是经济社会渐露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愈发清晰可见。

(一)迈向新经济社会形态的新社会转型阶段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逐步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并在艰难的处境中取得了2.3%的经济增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5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中国有效控制了多次疫情反复冲击,经济继续保持正增长发展势头,第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速仍将有所放缓,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可达到8%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韧性仍然是很强的,但依然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新发展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正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向着新的形态转型,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建构中。首先,我国经济治理框架出现新的转变,从过去“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优先,转向“共同富裕建设”的平衡、安全、自主可控与公平优先。具体表现为,2021年政府对金融科技、互联网平台、娱乐游戏、加密货币、碳排放和碳中和、校外培训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管开始升级,出台了多种严厉的监管政策和措施。所有这些表明,我国正在将防控风险、强化自主产业链、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平作为经济治理的重要目标。其次,国家对那些事关民生事业、共同富裕、“卡脖子”高技术研究、医药卫生、新能源等领域给予倾斜性支持,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优先方向。最后,社会结构也开始新的变化,城乡二元边界、一二三产业边界、区域边界等许多传统的社会边界趋于消解、模糊化乃至融合、重塑,新的社会形态正在形成之中,进入新社会转型时代。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过程中,各地都瞄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教育资源城乡均等化配置,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向乡村下沉,生产要素特别是人、资本、就业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转换;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城乡融合同步推进;城乡文化也开始出现交融、互相渗透等。当然,这种转型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但是现在不论从政策取向还是实际行动上都开始表现出来,在2021年尤其明显。

(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新增就业人数超预期,就业和劳动条件获得进一步改善

2020年我国就业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仍达到1186万人。20211~9月,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将超过1100万人的目标。同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5.5%左右的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点群体就业工作,202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加强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意见及《“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扎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并对“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稳定了社会预期和市场主体信心,从而稳定了就业。

从就业主体人群看,2021年前三季度25~59岁人口失业率各月均在5.0%及以下,9月降至4.2%。大学毕业生入职就业增加,带动青年失业率下降,20217~916~24岁城镇人口失业率由16.2%下降到14.6%。至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到18303万人,同比增加351万人,同比增长2%,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疫情前水平。

2021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人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的规定,对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以及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所加快,到2021年底,20195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规定的目标能够完成,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从消除绝对贫困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20年,脱贫攻坚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现象(按照2020年不变价格,以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2300元计算贫困线)。仅2020年就让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6%。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目前已经缩小到12.56(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7%,预计全年全国居民收入增长率将略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城乡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同比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2%。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2.671收窄为2021年前三季度的2.621

为持续推进收入差距缩小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共同富裕发展战略,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第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第二,全国推动乡村振兴规划落地;第三,出台多项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宅基地机制,落实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第四,国家在浙江全省开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这些政策有利于共享发展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生活。

(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向着更高质量的均等化目标发展

2021年,国家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建设纳入共同富裕建设之中。20212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他尤其强调,要主动解决各种差距包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统筹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工作,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2021年,中央支持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浙江省随后颁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努力成为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省域范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更高水平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养老照料、体育健身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实现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显然这也是其他省区市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1年在公共服务方面一个最大的行动是为中小学生减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7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通知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坚决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各地方政府也出台各种实施措施,如北京市推出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学校间交流轮岗的举措,破除名师、名校与重点班合一的格局;有的地方推出延长学校放学时间的举措;有的地方出台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不进行纸质考试等举措;另外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清理,有不少机构转向其他行业发展。公共服务另一项重大举措是深化医改。在过去十年的新医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扩大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提升村医疗服务站质量。公共服务的第三项重大举措是开启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2020年实现最后一个村庄通公路的基础上,2021年又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网络建设,创新网络货运、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推广应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推动农村物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延伸农村物流服务链条,不断丰富扩大品牌培育成效。

(五)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五治融合”的总体安全体系建设阶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从政策到行动上加大力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0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推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到2021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取得了初步效果。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试点的地级市利用自己拥有的立法权,出台符合当地安全要求的法规,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时用高科技结合社区网格化建设,形成了立体式的安全治理网络,不仅有效地堵塞了安全漏洞,而且调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和积极性,形成上下有效互动的格局。20214月党中央、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从原来的“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升级为“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更重要的是将乡镇街道纳入基层社会治理范畴,有利于形成政社互动,促进“五社联动”,更好地实现“德治、法治、自治、政治和智治”的“五治融合”。各地在五治融合上,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德治方面,农村能人(许多地方叫乡贤或者新乡贤)被动员起来参与村庄治理,挖掘本地的传统治理文化,来充实德治内容;如自治方面,除了过去的村庄选举外,村支书记兼任村主任的“一肩挑”做法也在全国推行,全过程民主和协商民主成为基层居民自治的实现方式。

(六)乡村振兴跨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更坚实的制度性保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之后,中央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在一些关乎城乡的体制尤其是农村体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相应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村庄规划工作,在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这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的一个步骤。各地方政府都在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虽然从实际情况看,各地的乡村振兴规划水平和进展确实存在差异,但是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路径、投入以及具体目标等,避免了盲目性和无序性。与此相应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先得到了发展,农业农村的发展机会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多。

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效。首先,尽管河南、山西等地遭受罕见的洪灾,800多万亩农地受损巨大,但全国粮食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保持着连续增长的势头。在一些主要粮食产区,亩产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丰收,有的单产突破历史纪录。其次,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农业生产“无人化”试验有了明显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的老化和短缺带来的问题。最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出现一些新机制和新方式。随着电子商务向乡村延伸,农村物流发展加快,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农产品的粗加工和销售环节,延长了其产业链、价值链和收益链。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出现一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带上打工积攒起来的收入,返回乡村带动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上述农业现代化新进展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较好的农业基础。

与农业现代化相伴而来的是农村现代化也有明显进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绝大多数地区建立了防止返贫的预防机制,所有脱贫政策都获得很好的延续,派驻干部制度和政策向乡村振兴延展。农村社会治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被纳入了网格化治理,在原先的道路、卫生以及社区阵地等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与网格化有关的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村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

(七)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的新时代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常抓不懈的态势已经形成。2021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为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该意见明确指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个意见将会调动许多地方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一项重要的制度保障。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把生态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以此带动村庄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尤其是民宿发展和农家乐等农旅、农文旅产业发展),“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见效。

中国在国际生态保护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时间表,对全球减排具有引领作用。其次,在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处于低谷状态,生态保护和减排合作则成为少有的国际合作亮点。中国在风电、太阳能发电上发展非常迅猛,对绿色能源的利用和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最后,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把生态保护和减排、绿色能源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来抓,有效地推进这些国家的发展转型。

(八)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有了新举措,取得新效果

2021年在文化建设上有三项重大举措,引起巨大反响,获得广泛的赞誉。首先,国家下大决心实施“双减”政策,清理校外培训机构,这既是一项公共服务行动,又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行动。这项行动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神、时间负担,而且还可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改变人们的文化教育理念。其次,国家清理网络游戏,加强对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游戏治理。20218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发布,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对于解决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身心健康受影响的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一项行动是整顿娱乐场所尤其明星的不良行为和形象,特别是对“饭圈”的治理,大大地改善了社会偶像形象,引导年轻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与此同时,国家在文化建设上向着深度内涵挖掘和发展的方向推进。一方面旨在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全民对文化越来越高的需求,还将文化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在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后来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础上,2021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总体上解决“缺不缺、够不够”问题之后,来解决“好不好、精不精”这样的高水平、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缺乏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让过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显得高不可攀甚至神秘高深的文化文物更好地走向广大民众,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高质量文化需要。由此可见,迈入“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也呈现新气象。

 

(参见《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2~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